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八零年代维修工》 60-70(第18/23页)
“哦?这就奇怪了,我们的调查员可是亲眼看着她,被你们的人领着进来。”
“你看错了吧,她大概是个骗子,骗了我可怜的工人。”
“我们也是依法办事,这位女同志涉及盗取他人商业机密,也不能听你一面之词,有些话,你和你的员工还是先回警局再说。”
“贵工厂有主谋或是同伙的嫌疑,请协助调查。”
没等到副局长过来,中年男人就已经被带走。
外商部长脸色变得铁青,因为是外籍,处理方式还算温和。
关于盗取商业机密,他一概否认,并且句句彰显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财力,根本不屑盗取小厂的数据资料。
他根本没有作案动机,也没有利益可言。
审问24小时之后,加上晓燕闭口不言,又被放了出来。
至于晓燕,人赃并获就没有这么轻松了,继续接受审查。
前前后后不过三天的工夫,外企的电子工厂,部长和员工同时接受调查,事态不小声誉严重下滑。
流言蜚语顿时传了开来,说是外企偷盗国人技术。
至于为什么盗窃,各有各的说法。
什么又是老套路,像民国时搞死民族资本家。
什么国内祖传手艺被人偷学了去,转头用在机器上,高价卖给本国人。
由于刚结束漫长的战争不久,大部分国人血性尚在,膝盖还没软到要给外人跪下。
不过几天的工夫,日用日化食品电器,统统选择了便宜的国货。
本来就没钱,便宜好用当然要选国货。
中年男人一阵气紧,一帮老古董还真会借机造势。
他在福星和新业,安插的两个都是废物,美人计不管用、三番五次高价收购,各种添堵熟视无睹。
两家工厂软硬不吃,不过他也不着急。
打价格战向来不怕,光从技术上来说,新业迟早会被压垮。
不仅是经济上压垮、技术上更是无法比拟,很快大家就会知道,他们所谓的国货,质量有多垃圾。
华国有句话叫——不见棺材不掉泪。
这次一定要打击对方,一生无法再入这个行业!
他本打算先礼后兵,既然他们不愿意,那就别怪他们心狠手辣——人没了,工厂也就没了。
既然人才拉拢不来,他们得不到,对方也别想得到。
只要叶秋莹和沈珩这两个人消失,就构不成任何威胁。
人刚从警局出来,回到办公楼。
某个废物又找上了门,像老鼠一样潜藏在暗处,自己的国家不要他。他们的国家,也不会接纳这种背刺的人。
他冷眼看向小崔:“哼,怎么不趁机逃跑,等着我亲自弄死你?”
“部长何必呢?”
小崔淡淡一笑:“与其弄死我,不如先弄死福星。”
“哦?”
“福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有叶秋莹在,她总是能跟上你们的步伐。这女人确实是个天才,至少在华国,你抢不过她。”
“哼,话未免说得太早。”
小崔一笑:“部长不如信我一次,到时候我让您一分钱不用,就将福星收购过来,而且对方要赔高额的违约金,如何?”
“说来听听。”
小崔见部长来了兴趣,登时笑意更深。
“部长咱们先……然后再……最后……一举三得。”
男人听着计划,笑了起来。
“这事谁去办?”
“我去办,我了解福星,甚至了解新业。”
中年男人上下睨了眼伤痕累累的小崔:“你行么?”
“部长请相信我,我一定不会失手。”
“行,只要你能做到一切都好说,工作、国籍、下半辈子的养老都好说。”
笑着笑着,中年男人话锋一转,忽然沉下脸:“要是失败,你懂的……该怎么做,你心知肚明。”
“我以死谢罪!”
中年男人笑而不语,无论小崔到时候怎么选择,他都会撇得一干二净,让他们狗咬狗。
一个棋子没了,还会有更多的棋子。
*
远在青源镇的叶秋莹,历经一个星期的波折,总算是告一段落。
只可惜小崔这个人像是人间蒸发一般,没有丝毫线索,像是被人藏了起来。
晓燕正在接受各项审查,没有十足的证据,对一个外籍人士无法定罪,甚至只能关厂调查几天,就不了了之。
数据资料自然是假的,为了引晓燕上钩也是下了十足的功夫。
对方谨慎,借着搜查小崔,正好佯装放松警惕,给对方一个错觉,以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惜惩戒不痛不痒,只损失几天的利润和产量。
不过已经知道对手是谁,也能提前做个警醒,以后多加防患。
为此许州还趁机调查了一波,这名外商不仅收购了不少小电子工厂,甚至合资了不少工业小作坊。
此人所作所为意图明显,损人利己,试图垄断侵吞国内市场。
叶秋莹坐在新业的办公室里,听着许州调查来的结果,默默叹了口气。
沈珩、许州、林浩三人对视一眼,也是面色沉重,抿唇不语。
许州叹气道:“说句不好听的,新业要不是我们三个还有点资金,早就倒闭了。”
“……”
沈珩垂眸算是默认,新业发展确实不算好。
自从拒绝收购,以往的合作商纷纷解约,没有资金周转,很多研发工作无法完成,精密的仪器都需要大笔的金钱维护保养。
外商三番五次上门,收购价格甚至越降越低。
其实不用他们逼迫,进口的高质量电子元件、电子芯片层出不穷,放在国内市场,他们能不能扛住都不一定。
没有优势,刚起步很是难受。
早些年不少技术人员,甚至想着与其花大成本研究,不如花钱买入。
可始终不是自己的,要求着别人高价卖给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权。
现在想要研发,卖不出去一直亏本陷入死循环,要不是福星一直坚持在新业进货,怕是工人工钱都要付不起。
不具备竞争力,必输无疑!
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和身经百战的老大哥竞争,很难赢,但不一定会被压制得节节败退。
落后就要挨打,技不如人也就认栽,只能更加努力强大自身。
可惜很多还没有起步,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只要有斩草除根的机会,甚至不会有机会让它发展起来。
国内不少正在起步的商品,明明质量过关,但老式的包装跟不上时代潮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