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八零年代维修工》 60-70(第12/23页)
店离饭馆不远,两人笑闹着回到了二楼住所。
沈珩将她放下,去厨房煮醒酒汤。
叶秋莹这才说起,明天小崔约她去公园谈人生理想。
沈珩一听,叶秋莹打算带上自己一起去,深深表示赞同,不禁对她竖起大拇指。
“想法很周到。”
“哈哈哈。”
叶秋莹笑了起来:“上回晓燕单独找你,你还不是拉上我垫背,你可别想逃。”
“我听你的。”
沈珩满脸笑意,平时晓燕故意说一些模棱两可、令人误会的话,秋莹事后都是找他好好说话。
情绪稳定,让人非常佩服。
按照秋莹的原话说——咱们又不是没长嘴,好好说话好好解释,不情绪内耗。
不一会儿,叶秋莹已经喝上了醒酒汤。
她坐在他的旁边,两人极其自然并肩而坐,像是老夫老妻。
沈珩替她将长发挽起来,方便她喝汤,顺便问了起来:“还有四十天,婚期就到了,你想提前几天回去。”
“咱们提前一个星期回去,婚后再待一个星期,前前后后半个月左右。时间太长,怕工厂这边走不开,时间太短,又怕太赶。”
叶秋莹盘着腿,任由他在身后盘发。
她喝了口醒酒汤,似乎放了少许的决明子,酸酸的味道很是醒神。
叶秋莹想了想,又补充了句:“当然也要看你的行程,咱们再做调整,伯父伯母那边都问了吗?”
“半个月刚好适合,要不咱们提前练习一下改口。”
对上他满含笑意的眼眸,叶秋莹脸上一红,喊别人“爸妈”,确实有些尴尬。
她抿唇眨了眨眼:“要不,坐车的时候再练习。”
沈珩好笑看着她,说起来他家小朋友终于快满20岁了,沈珩轻轻捏了捏她酒后浮上红晕的小脸。
“都随你。”
两人相似一笑,碗已经被沈珩放在桌上。
缓缓靠近的身体,开始变得燥热起来,最亲密的举动仅仅局限拥抱与亲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身体渐渐躁动起来。
“时间太晚,你早些休息。”
男人用脑袋轻轻蹭了蹭她的额头,动作像极了哄小孩,可声音里尽是不舍,隐约能听出一丝被压制的欲望,令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想你,明天见。”
叶秋莹轻轻应了声,抬头看着他微红的眸子,被他灼热的目光看得心头悸动不止。
“我也想你。”
沈珩深呼一口气,离叶秋莹远了些。
不能再待下去,他怕控制不住自己。
叶秋莹心尖莫名也有些空,看着沈珩浑身燥热,直到将人送走,浑身热度也是不减,甚至像是缺失了某部分。
她深呼一口气,整夜睡得辗转反侧。
好不容易等到睡着,眼见天已经亮了。
她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喊她名字,电器店已经开门,店长在二楼的门前敲门。
叶秋莹换好衣服出去,才知道小崔和沈珩已经在外面等她。
叶秋莹只好匆匆洗漱一番,背上沈珩送她的新小包,欢喜小跑出去,不管是做样子,还是看见想了一夜的男人。
叶秋莹直接挽住沈珩的胳膊,随后对着小崔笑道。
“走吧,咱们去公园走走,聊聊天。”
小崔盯着沈珩看了好一会,确认对方没有离开的意思,脸上一阵尴尬。
叶秋莹不由解释:“今天沈珩放假,难得休息一天又是七夕,正好大家一块聊,你可别小看他,他懂得的也挺多。”
小崔笑的有些僵硬:“……好。”
他心里却是止不住嘀咕埋汰——迂腐封建老古董,不懂浪漫的女人,逛个公园还要带上未婚夫!
有沈珩跟着,小崔自然没有说出什么越界的话。
一路上谈工作,因为沈珩的加入,小崔更是全程像个多余的电灯泡,最后只能早早说有事,提前离开。
于是,一整天都变成了她与沈珩的约会日。
七夕情人节,庙会、情人节、卖花的孩童,还挺热闹。
叶秋莹难得吃上冰棒和冷饮,与沈珩游走在公园里。
平日里沈珩怕她宫寒、姨妈痛,极少让她吃冰冻的东西,三伏天实在热得不行,也就买些西瓜冰冻着吃吃。
这会儿难得吃上一些冷冻产品,叶秋莹整个高兴得蹦蹦跳跳。
沈珩也是见她身体好了不少,不再过多地阻止,不过这会儿见她高兴得跟个孩子一样,也是在自我反思。
要不平时不阻拦,她喝冰冻汽水?
两人如同其他热恋的小情侣一般,游走在各种小吃街,吃着美食,最后看了场时下最新的电影,才各自回去。
*
八月一到,整个工厂都忙碌起来。
反倒是叶秋莹渐渐轻松下来,刚提拔的技术主管,还有定期培训的小组长,基本上配装和生产技术没有问题。
除了最近的新主板,时不时要跟进之外,其他售前售后的工作并不需要叶秋莹怎么处理。
周科和丽丽看见,一阵艳羡,好在二人也忙得乐在其中。
钱啊!
都是钱啊!
叶秋莹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两人结婚已经快两年,丽丽姐一直在避孕,由于工作太忙,怕影响工作。
叶秋莹一听,也知道夫妻二人为工厂付出太多太多。
哪怕两人想省钱,她也是强行劝多招募一些管理人员,到时候工厂越做越大,夫妻俩不可能事事都参与,不然太累。
只要层层管理下来,最后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夫妻二人也听劝,早些培养一批管理,日后也轻松一些。
至于小崔,叶秋莹仍旧是留心观察,生怕留下安全隐患。
时日一转,安安静静又过了半个月。
省城的生意越发好了起来,订单接到手软,员工不得不从近百名,增加五十人。
等十月份新厂房建设完毕,工人的人数估计能翻一倍。
与此同时外企的家电,也咬得很紧,要不是她来自后世,拥有超前的眼界和技术,指不定就败了下来。
福星占了上风,显然大涨面子。
申请的政府补贴、设备福利,审批效率高得惊人。
发展势头不错,连国家都在支持,这一把助力再火不起来,只能说福星是“烂泥扶不上墙”。
她和周科、丽丽甚至上了日报,作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大谈时代发展。
叶秋莹哭笑不得,说话也不敢说太满。
但也透露了一丢丢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在最前沿,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方向,总是能预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