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甜白瓷美人: 10、01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他的甜白瓷美人》 10、010(第1/2页)

    “是谁告诉你不能来的?相关人员都通知到位了吗?”

    宋廷晏掀起眼皮凉凉地反问习瑞。

    习瑞猛地打了个激灵,迅速让自己收起八卦的心思,扶好眼镜挺直身体,瞬间又恢复成那个专业严谨、面面俱到又八面玲珑的总裁助理。

    见习瑞走出门开始忙碌起来,宋廷晏的目光重新移向窗边沙发上的苏瓷。

    在得知港岛秋拍出现事故后,为了内地秋拍不受其影响,宋廷晏第一时间便与远在日本的陈平取得联系,请他提前返回帮忙救场。

    有心操纵下,也借机将苏瓷引至身边。

    苏瓷好像根本不知习瑞曾经进来过,由始至终都全神专注在拍品资料上,一边看一边不停地用手机记录着什么。

    这么多年,这一点她一直没变,只要专注于一件事上,周围的环境再如何嘈杂,都无法对她造成影响。

    只是,在对待感情上,她好像从来都没如何专注过。

    想到这,宋廷晏的眼暗沉下来。

    *

    将近三点,宋廷晏带着习瑞和苏瓷下了楼。

    来到名鼎楼下时,司机陈登也恰好将刚下飞机的陈平送达。

    老专家陈平是一名民间古瓷修复师,六十多岁的年纪,已经在古瓷修复领域稳扎稳打了四十年,经验之丰富,经手器物之多,令众多身在体制内的同行望其项背。

    他尤为擅长修复明代青花,经他之手修复好的青花瓷器,很多都是各地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宣德青花龙纹宝罐。

    这是五年前,国内一家知名拍卖公司从国外收购回来的瓷器。收购时已经残损,细节也有所丢失,陈平老师花了整整三年,从研究窑口到用料,从考究工艺到细节,将宝罐做了无痕修复,重现宣德时期青花之底蕴。

    这件宝罐在当年秋拍上一经亮相就引得众人争相竞拍,当日拍势逐渐走高,叫破了天价,最后由国家博物馆一锤定音,成功将此罐收为馆藏,一时间名声大噪。

    此次,宋廷晏邀陈平前来,一方面是想借这次难得的机会,请他给名鼎拍卖旗下的年轻修复师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另一方面,也是想邀请他来修复一件成化年间的瓷器。

    藏家圈里一直流传一句老话——“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足见成化瓷器之珍贵、受追捧程度之高。

    如果有这件瓷器作为压轴拍品出现,名鼎此次秋拍必将扭转颓势。

    宋廷晏与陈平稍作寒暄后,便携一行人直奔藏品仓库。

    名鼎拍卖的仓库就设在名鼎大厦后方,一处占地面积极大的半穹顶矮层建筑中。

    与城市里众多写字楼一样,它也有着全玻璃墙的外观。

    但内里别有洞天,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保证藏品在防光、透气的环境中长久保存,不受时间流逝的侵蚀。再加上了层层安保系统的保护,这里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由于古董、文物、艺术品等不宜频繁挪动,修复师们的主要工作场所便也设在了此处。

    一行人走进仓库后,先去了几位古瓷修复师的工作室,打算先让陈平对修复师的工作进行一些指导。

    这一环节,宋廷晏本不必参与,由修复部负责人从旁协调即可,但今日他却全程主导,弄得几位年轻修复师高度紧张。

    习瑞眼角的余光忍不住飘向毫无所觉的苏瓷身上,心知又是与这一位有关。

    在古董文物修复这个行当中,一直推崇师徒传承的模式。

    每一位修复师背后可能都站着一位行业翘楚,但这些修复师依然对陈平尊崇有加,每个人都如饥似渴吸收着陈平所说的每一句话。

    苏瓷还未正式入职,不好贸然上前去请教陈平或加入话题,便默默站在后方,听几位修复师和陈平互相交流、探讨。

    再根据这些信息一点点梳理他的理论和经验,分析其独到之处。

    时间过得飞快,一行人不知不觉已从修复师的工作室离开,来到了陶瓷藏区。

    名鼎这些年从各个渠道收购来的陶瓷藏品几乎都在此处,从唐宋到明清,从民国到现当代,从古陶瓷珍品到现代陶瓷艺术品,囊括了方方面面。

    但这些藏品并非都是完好无缺,很多都带着或轻或重的残损,不然也不会长久停留在此处,迟迟无法呈现于世。

    陈平边挑选查探这些破损的藏品,边与几位修复师交流,也存着几分考较和指导的意思。几位年轻的修复师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力图在宋廷晏面前好好表现。

    苏瓷照例跟在后面,只认真听陈平的讲解,并无打算参与进去。

    “咦?”

    陈平走近一个外观看起来完好无损的清代青花缠枝橄榄瓶,“谁能看出这个瓶子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听见陈平发问,几位修复师都凑近去观察。

    仓库里的藏品,修复师是没有权限随时进来查看的,每次进来挑选要修复的作品时,都必须由修复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代表,以及安保人员一起陪同。因而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仓库里每一件藏品的渊源和具体情况。

    “这是康熙年间的瓷瓶,破损处已被修复。”

    “是的,而且是相当成功的修复。”

    “只是,据我所知这瓷瓶已经在仓库里放了两年,不知为什么迟迟没有进入拍卖市场。”、

    几个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陈平只是笑而不语。

    苏瓷趁几人都在讨论,默默走近去查看,想知道瓷瓶到底有何特殊能引起陈平的注意。

    看着看着,她发现了一丝端倪,眼睛不禁睁大了些许。

    “这位小友,看出了什么?”

    听见身侧传来温和的问话,苏瓷直起身,转过头。

    陈平正一脸和蔼地笑看着她,并鼓励道:“说说看。”

    苏瓷没料到陈平会注意到自己,目光移到几位年纪与她相仿的修复师脸上,见他们皆是一脸惊讶和不解,大概是不明白陈平为何要让一个身份不明的人来回答问题。

    苏瓷扇动了几下长睫,在心里组织好语言后,用娓娓动听的嗓音清晰而徐缓地说道:“这应该是利用现代材料进行的暂时性修复。”

    “在我看来,这种修复观念很先进。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为古瓷补残时,采用这种既便宜、可塑和可仿性又强的现代材料来进行修补,可以尽快将一个作品的风貌呈现出来,也可以满足前期展览和观赏的需求。”

    “最大的优点是,这种修复方法是可逆的,等将来找到原身残片或合适的材料后,完全可以拆除和替换掉,为二次修复提供可能。”

    陈平眼中浮出赞赏之色,“年纪轻轻,见识不俗!方才见你行事,谨言慎行,又不出风头。”

    说完,他转向宋廷晏,“这次修复成化斗彩,便让这位小友做我的助手吧。”

    苏瓷这一回是真的惊讶住,她最初的目的只是来见一见自己一直以来敬佩的前辈,顺便聆听一下前辈对他人的指导,没想到会被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