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娘娘她只想躺平》 120-130(第1/32页)
第121章 序齿(双更)
“娘娘, 您可是听到后宫最近在传的消息了?”柳春看着拿着一个拨浪鼓正在出身的主子,忍不住小声问到。
兰珠回过神来:“什么消息?”
“说表哥要大封后宫的消息?”
“对啊。”
“您说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出去的?”连主子都才刚刚知道消息不久,但后宫都传的人尽皆知了。
“谁知道呢。”
“说不准是表哥自己传出去的呢。”兰珠拿着拨浪鼓, 咚咚咚的逗起了平喜。
至于儿子平安, 这会儿早就满大殿的跑着了。
自从平安学会走路之后, 那是一刻都不带停歇的, 本来还有些丰腴的张氏,生生的跑瘦了一圈儿。
“对了, 慎刑司的乌雅氏招了没了?”兰珠拿出锦帕给平喜擦了擦口水。
柳春摇头:“娘娘,还没有。”
“倒是个嘴硬的。”
“不光对别人狠, 对自己也狠。”
“让刘忠把最新查到的证据送过去, 也省的梁九功再被表哥呵斥。”
“知道了, 娘娘。”
……
又一日在审问过乌雅氏之后, 梁九功还是无功而返。
他就想不明白了, 明明就只差最关键的证据了, 乌雅氏都还能紧紧咬着不松口。
梁九功在回乾清宫的时候, 半道儿遇上了正要去找他的刘忠。
“梁公公好,您可让奴才好找。”
梁九功看见来人, 也跟着笑了笑:“刘公公, 你找杂家什么事?”
“我家娘娘查到些东西,怕梁公公您在乌雅氏身上问不出东西来,所以便让奴才给梁公公您送来。”因为这地儿离乾清宫并不是很远,所以刘忠也不怕有心人看见, 直接就将怀里揣着的东西给拿了出来。
梁九功顿时一脸动容:“难为瑾贵妃娘娘还想着奴才。”
“既然东西都送到了, 那奴才就先走了, 梁公公您请。”刘忠没有多待, 出来这么久了, 主子那边还等着他回去回话呢。
而回到乾清宫的梁九功,也没有丝毫隐瞒,直接就将刚才刘忠交给他的东西给呈到了主子眼前。
“皇上,这是瑾贵妃娘娘派人送来的。”
康熙抽空抬头:“什么东西?”
“刘忠说是乌雅氏动手的证据。”
康熙严肃的看着梁九功:“既然瑾贵妃都把证据找出来了,那就直接将乌雅氏贬去辛者库,充入罪奴。”
康熙看也没看梁九功呈上来的证据,直接给乌雅氏定了罪。
他相信兰珠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既然能让刘忠送来证据,那基本就是已经确有其事的了,那他何必再多此一举去审问乌雅氏。
在康熙看来,乌雅氏开口认罪,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他最近宫务繁重,实在没功夫把时间浪费在一个毫无价值的乌雅氏身上。
“是,奴才这就去办。”梁九功正要转身,但康熙又喊住了他。
“等等。”
“把这道圣旨一起带去皇太后那里。”
梁九功尽管心里诧异,但还是老老实实上前,双手恭敬的接过了圣旨:“奴才遵命。”
而康熙也难得叮嘱了一句:“记得宣读圣旨之后,再去慎刑司。”
是。”听主子这么一说,梁九功就对圣旨的内容有了大概的猜测。
……
“娘娘,奴才已经把证据都交给梁公公了。”
“那就行。”
“乌雅氏那边不用关注。”已经给乌雅氏定了罪,在兰珠心里,她就不值得关注了。
就是不知道表哥要怎么安置十一阿哥了。
说到底,乌雅氏的下场是她咎由自取,但十一阿哥是乌雅氏生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也许十一阿哥如今还小,不懂得这代表了什么,但兰珠还是想让十一阿哥能开心些。
那孩子真的太过乖巧懂事了,让兰珠瞧着都有些心疼。
拜托了乌雅氏这么个功利心重的额娘,说不定十一阿哥以后的路都能轻松些。
“娘娘,还有前两日夫人也递了牌子进宫,那咱们可要见见?”绿安问到。
兰珠沉吟了一会儿:“等二月吧,一月宫里不怎么安定,还是不要让额娘进宫为好。”
前段日子后宫才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兰珠自然知道额娘是担心她,不过她怕其中还有遗漏,打算等后宫安稳些再说。
“奴婢记下了,等会儿就去给夫人传信。”
……
“哀家刚才没听清,梁九功你说皇帝把十一阿哥记在谁名下了?”皇太后一脸惊诧的开口。
“回皇太后娘娘的话,皇上把十一阿哥记在了慧妃名下。”梁九功宣读圣旨的时候,也着实是被主子的神来一笔给弄的大为吃惊。
要知道梁九功在后宫几十年,早已经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能让他变了脸色的事情,简直是少之又少。
慧妃是谁?
慧妃同样是出身科尔沁的蒙古嫔妃,还是自小就被太皇太后给接进宫的皇后人选。
要不是当初孝诚皇后上位,主子的原配皇后,没准儿就成了这位慧妃了。
而且慧妃跟皇太后娘娘一样,跟太皇太后是姑侄关系,也就是说,慧慧是跟皇太后娘娘同辈,是主子的远房表姑。
“慧妃?!”皇太后也没想到皇帝居然会把十一阿哥记在出身科尔沁的嫔妃名下。
虽然说,这个嫔妃已经去世多年,但依旧改变不了她出身于科尔沁的事实。
皇帝此举,是代表着他已经逐渐对科尔沁放下戒心了吗?
想到这里,皇太后的眼神里浮现出了些许波动。
“哀家知道了。”
“刘其,替哀家送送梁九功。”
“是,皇太后娘娘。”
等人都出去之后,皇太后才拿起桌子上的圣旨又看了起来。
只不过她不怎么看得懂,皇太后精通蒙古文,会一点点的满文,所以圣旨上写的东西,她也只能看懂几个字而已,皆因为清朝的圣旨都是满文和汉文两种书写方式,皇太后连满文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还看得懂汉文。
“李春,你帮哀家再念念。”皇太后喊过一旁伺候了她许久的嬷嬷,今日的表情格外的开怀。
“是,皇太后娘娘。”李春接过主子递来的圣旨,一字一句慢慢的念了出来。
李春同样是内务府包衣世家出身,自然是识字的。
“……将十一阿哥玉碟更改为慧妃。”李春念完圣旨,又恭敬的放到了桌子上。
“好好好。”再听了一遍圣旨的皇太后,脸颊都激动的有些微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