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克夫小夫郎: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成克夫小夫郎》 110-120(第6/32页)

,想着就这两日了。”

    “岑郎君,你家麦子瞧着很好啊。”

    庄稼汉不会什么说话寒暄,才聊一句就直奔重点了——这齐家的麦田瞅着咋不一般,看着就量多。

    先前岑郎君天天下地,又拿剪刀又给花穗包着油纸,那会乡里人都瞧见了,还笑话,说这种麦子咋弄的稀罕的,拿纸包着,不见光,那收成肯定不好。

    别说收成,麦苗活不活还不一定呢。

    当初说什么的都有,后来齐家这两亩田麦穗抽出来了,越长越不一般,路过的有时候就瞧一眼,有一天诶呀喊了声,招呼村里人来瞧,问:“我咋瞅着齐家的麦穗要沉要大。”

    那时候人还说:“你看岔了吧。”

    齐家麦田,俩人也不敢上手,要是被发现了,到时候说不清,就咕哝咕哝两句,也没放心上,直到慢慢的,就是明眼人也能瞅出来不一般。

    到了今日,收成了,可不是围观了一大堆人。

    齐家收麦子了——

    一人喊一声,甭管是齐村的、赵村的,就近的庄稼汉都围了上来。

    岑越看大家伙好奇,他割的时候也好奇,这会便说:“两亩田出多少斤,我这会也不知道,当时种的时候,两个种子不一样,去年天寒雪多,收成少,姜老板从长山郡给我带了那边的麦种。”

    众人不说话了,仔仔细细听岑郎君说话。

    原来这麦种是长山郡的?长山郡在哪?这麦子咋长得这么好,种子怎么买?

    “长山郡在北方,那边冬日长,天寒,种子抗寒也高一些。”岑越把话说清,“前一年我也种了两亩,今年地里现在收成的,是用咱们的种子,跟着长山郡的种子混的。”

    大家伙听不懂了,啥叫混的?两颗混一起种?不不不,不能够的,没这样的种法……

    “我先前包油纸大家伙也看到了,这两颗种子出了苗,结了花,就跟猪崽子配种一样,麦苗也能配。”

    “啥!”

    “麦苗还分公母?”

    这没听过。

    岑越:……他讲不清了。

    “反正花粉我试着混在一起,就是现在的,这是初代,之后还要混,像是颗粒饱满的混少空壳瘪壳,总之培育出最优的那批,到时候乡亲要是想种我们家的种子,来买就是了。”

    这个肯定不急,还得再混。

    庄稼汉们听了面上没说什么——他们觉得没说话,心里话藏得好,殊不知,时下的庄稼人是没啥复杂心思,话都露在脸上呢。

    买配下来的种子?不不不,都种了半辈子地了,这岑家郎君胡乱折腾,今年雨水好,瞧着多点,兴许来年就不成了。

    种子可不能乱来的,说好就好啊。

    不成,还是老老实实种不出岔子。

    要是种这混的,出了个岔子,一年到头不就白忙了,吃啥喝啥?

    总之都是否定的,连着好奇心都歇了歇。

    齐少扉说:“越越,咱们脱壳称量吧。”

    “成,反正下午没事,就在院子里弄。”

    姜二苗忙说:“小越哥,这会就称一称,我好奇的紧。”其实他看出来了,庄稼汉们不服小越哥,觉得小越哥门外汉种不出来,那当然是让他们瞧瞧了!

    小越哥可厉害了,干啥都厉害。

    岑越看阿扉和二苗,这俩是真想帮他‘找场子’,幼稚,便点了点头,“那就在家门口过称。”

    他也幼稚一回。

    牛师傅早早喊了两辆车来,这会该搬的搬,姜二苗跟在后头捡麦穗,全都拾到车里,围观的庄稼汉是不回家吃饭了,全都好奇齐家郎君种的麦田能出多少粮食。

    “走走走一道去看。”

    “可是收了,先前我看就他家地里麦穗沉,也不知道是不是花了眼。”

    “我刚可听说了,这麦穗还分公母呢,就跟猪崽子配种一样。”

    “啥?!你别胡咧咧了。”

    “我胡咧咧啥,那是岑郎君亲口说的,大家伙都听着呢,他家地里母麦子多吧,你想想那公麦子能生娃娃?”

    这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唬的其他人是一愣一愣的,觉得有道理。

    岑越走在前头其实听见了,是憋了又憋,最后还是没忍住,回过头,说:“我家麦子没公母之分,就是种子是两种,混在一起了。”

    只能这般解释了。

    俩庄稼汉脸上尴尬,点头笑呵呵。岑越和阿扉便继续走。

    “我就说嘛咋麦子还分公母,你这是听岔了,人家岑郎君都忍不住了。”

    “我也没说错,你刚听见了,齐家的麦种一个是从北方那儿传来的,混着咱们这儿的种子,你说说是不是俩人生娃娃一样了。”

    “……有点道理,还真是,这麦子还能生娃娃?”

    岑越:……算了,就这样吧。

    齐家大门口曹罗早备好了称,一大竹筐,只称麦穗头,麦秸秆当场切了,捆到一起放一旁。门口乌压压的围了许多人,有赶来的,有刚跟着一路走过来的。

    称吧。

    两亩田不多好处理,麦穗头那是占一些重,加上还没晾晒,不过围观瞧热闹的都是老庄稼手了,占多少称,心里都明白,左右一会减个一成多些。

    过称时,曹罗喊着数,把称杆让大伙看看,没错吧。

    “对着对着,没错。”

    “称还压的实在了些。”

    姜二苗是拿了毛笔在那记着,一筐又一筐,两亩地所有的麦穗都收拾完了,这统共是——

    “七百斤。”齐少扉先道。

    他声不大不小,不过围观的都等着呢,一听数字吓了一跳,就跟那热油锅里溅了一滴冷水一般,都炸开了。

    “啥!”

    “多少?”

    “我是不是站久了晒得脑子晕,刚听岔了。”

    “是不是七百斤,咋可能,两亩的田,就是湿麦子压秤,连着麦穗头,那也不能七百斤啊,一亩田撑死就二百四五,可不能多了。”今年他家田收起来,没晒之前过了一遍,也就二百二,他齐家麦穗沉,那就多个二三十斤,咋就能飙到三百五了。

    “是啊是啊,这再多就不像话了,是不是多报了一筐?”

    曹罗听到了这声看了过去,“大爷你仔细瞅瞅,称过的筐就在这儿,一筐不多不少,不信的话我再过一遍……”

    “你过,不不,我来。”原是说了一串话的大爷先是站了出来,手都是抖得。庄稼汉对粮食产量数的好奇和求知,已经让他忘了这是齐家地盘,说人家作假,会不会得罪齐家人。

    也不是说作假,只是在场的,祖祖辈辈种地,真没见过这个数。

    曹罗便让开了,那大爷不让齐家人过,喊了同村的人来,都青天白日下,他们也不是要拿齐家的粮食,就是给过个称。

    岑越已经不在意那儿围着的情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