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克夫小夫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成克夫小夫郎》 30-40(第29/41页)



    以前林姨娘都想好了,实在到了那天,她就喝药跟着老爷一道去了,不然一把年纪流落到腌臜地,不死也是死,只是可惜了小程年纪小,花儿一样的——

    如今林姨娘升了几分希望,要是三郎君当了家,那最好不过了。

    齐老爷到了正院,没瞧见杜氏,反倒齐少扉和他郎君连着王掌柜一道站在院子说话。

    站在院子也没法子,杜氏话里话外说老爷没在跟前,下人去请了,不好请王掌柜进来坐。岑越听了:……

    主要是杜氏话里意思是王掌柜是外男,可语气有些轻蔑,不把王掌柜当回事,或是故意给王掌柜下马威看——两人之前可能有过过节。

    岑越见王掌柜不在意,那就是杜氏单方面对王掌柜有过节。

    那就一道站着说会话吧。岑越同王掌柜笑笑说话,他和阿扉不急着回小院,总要见了老爷把事说清楚。不然他俩在大厅坐着,把王掌柜晾在门口,真不合适。

    时下背景,卖身的丫头小厮,确实是地位低,主人家要是看重,那就是忠仆,后头待遇会提升。再者就是临时工,伺候人的,主人家也不会太高看。

    可王掌柜这种就属于人才了,还是一心为了齐家药铺的下属,主人家但凡聪明些,多少要给几分体面尊重的——

    尤其齐家不是官宦之家,就是个小地主家庭,没那么大规矩。

    岑越之前觉得封建社会礼教森严,去了趟府县才知道,大盛还没刮起森严礼教这风,也没‘理学’,没裹小脚,皇家还有小叔子强娶嫂子这事,且百姓都知道,谈着呢。

    所以杜氏话里意思不好见外男,那是借口,就是想给王掌柜没脸。

    王掌柜虽不在意这个,但三郎君三少爷陪他一处站着说话,多少给了他颜面,王掌柜自然是高兴的。

    见老爷来,见了礼。

    岑越齐少扉喊父亲。齐老爷一看俩人都全须全尾,便说回来就好,没事回去歇着吧。

    “老爷,这次卖货顺利,多亏了三郎君。”王掌柜立即说,又笑说:“一共卖了十七两半的银子。”

    齐老爷顿时:!!!

    岑越一听,知道王掌柜这是在齐老爷跟前给他做面子,净赚利益那就十两多,可王掌柜报的全部,乍一听,像是他功劳特别大,卖的特别多一样。

    不愧是高级资深药铺经理。

    说话就是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齐老爷:算了算了赔了就赔了,齐家赔得起。

    王掌柜:十七两半……

    齐老爷:!!!齐家后继有人,有救了!

    第38章 青牛镇38

    齐老爷当时愣了会,而后叫住岑越,说:“一道进来说话。”

    杜氏早早出来相迎,站在一旁喊了声老爷,齐老爷一看,“我还以为你不在宅子里,既是有人,他们回来了,该接待喝杯热茶的。”

    “这、这我一个妇道人家……”

    齐老爷不听解释,抬脚进了厅。杜氏面上挂不住,又气又臊,赶紧喊李妈妈倒茶,没看到客人啊,怎么如此怠慢。

    这是全推到李婆子头上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点小伎俩,不过没人在意。到了正厅,齐老爷端坐高位,左手边下头是齐少扉、岑越,对面是王掌柜。起先王掌柜是站着的,齐老爷说坐吧,还是真生分了?

    王掌柜忙说老爷说哪里的话,便坐了下来。

    刚起个头说起府县买卖,杜氏带着李婆子进来上茶,杜氏亲自给齐老爷倒上茶,齐老爷在外人面子上其实是给杜氏几分尊重的,毕竟杜氏是他的继室,太下杜氏的脸,那就是下自己脸面,因此还算和气点了点头。

    杜氏一见老爷不生气了,便笑了声,说:“刚两个孩子回来,我是高兴的紧,一时没瞧见王掌柜。”

    这话就是放屁了。

    齐老爷都要揭过刚才那茬,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他给老王面子补回来就成了,可这杜氏没眼色又提过去,齐老爷脸色都没变,放了手中的茶,让杜氏先出去看看少修。

    杜氏:……

    少修在学堂,又没回来,看什么少修。刚都好了,怎么又不待见她了?杜氏想不明白,只好先下去,去了儿子屋。

    厅里上过茶。

    齐老爷说:“老王你继续说。”

    王掌柜应了,这次话从简,“到了府县,老爷您知道的,荣和堂、杏林堂、许家药铺,荣和堂家大业大,里头起了变动,新掌柜派头足,人家的药材够,东西比咱好,是压低了价也不收,除非是给新掌柜塞足了腰包,但不划算,这人不是能喂饱,且长久相处的人。”

    意思要是两家买卖能长久做,那这次打点也成。

    “杏林堂掌柜滑头,知道荣和堂不会要咱们的货,价钱给的低,基本上是赔本的买卖。”

    齐老爷听了眉头紧皱,也猜想到了。

    “后来三郎君说,直接去问许家药铺,一半的药材给最低的价。”王掌柜说:“许家药铺答应了,这一半药材刨去路费赚了一两多银子。”

    王掌柜把账本递给齐老爷。

    齐老爷没翻看,而是听后头的,这一半药材才赚了一两,那之后呢?怎么就到了十两多?

    刚门口王掌柜给岑越撑脸面那手,齐老爷愣完后就听出门道了,不管是十七两,还是赚了十两多,此次去府县买卖,都是出乎他意料的。

    “说来惭愧,我做了二十几载的掌柜,不如三郎君啊。”王掌柜夸了句,而后很快便正色说:“卖给许家药铺的药材确实不怎么挣钱,另一半的药材才是大头,卖的价格还是咱们平安堂的价格,但是散卖的。”

    平安药堂的药材要是卖府县药铺,不管是三家哪家,整批货那都是往低价压,其实散卖看着价低,但是赚的,就是麻烦许多,尤其人生地不熟的府县地盘。

    没铺子没人脉,药材这东西你就是降价便宜卖,百姓也没说谁家买了回去囤着,因此都是细水长流慢慢的卖。

    齐老爷不由好奇,“这散卖的一半货,几天卖完了?”

    “三天。”王掌柜说到这儿,看向三郎君,“这一道是三郎君卖的,不如三郎君讲讲?”

    岑越知道王掌柜是想让他在齐老爷跟前露脸,也没推辞,说:“我爱做饭,也就做饭有个好手艺,爹您说了之后,我就去药铺要了卖药材的单子,什么药性,什么药效,我记下来琢磨。”

    “剩下一半散卖的药,其实药性温,有的时候药膳,像是茯苓糕、葛粉粥,还有一些我觉得更像是香料,之前在小院时我就用来卤肉炖肉……”

    齐老爷年纪大观念沉先说了声胡闹,岑越就当没听见,继续说:“当天在府县吃食街道上租了摊子,大铁锅泥炉子都搬过去了,百姓们觉得是药材,我说是香料,那到底是什么,大家自己看看。”

    “香味一出来,买的香料人就多了。”

    “对了我还请了荣和堂的小邹大夫坐镇,帮我这香料打包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