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带着某宝农场回古代》 17、第 17 章(第1/2页)
对此,时意不得不感叹一句,果真是祸害遗千年。
伤得那么重,竟然还没死。
没死也就罢了。
在破庙里还遇到了好心的行脚商人把他们二人送到了河阳医治。
不过没死也有没死的好处。
时意直接让自己精挑细选的小混混继续跟着这二人,好揪出这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医馆中。
桂嬷嬷与郑老六两人是被人抬着进去的。
两人虽然没死,但也受伤颇重。
半路上便双双昏死过去。
等到再次醒来,已经是的两天之后。
期间那行脚商人一直派人照顾着,医药费也全是由他缴清。
用的都是好药,可谓是大出血。
当然商人重利,花出去的钱,自然会成倍成倍从这二人身上讨回来。
“小六子,这回可多亏了你。要不然嬷嬷我的命都要交代在那破庙。”
桂嬷嬷听了郑老六的回忆,心中后怕不已。
当时她头部受到重击,昏迷不醒,根本无法求救。
如果不是郑老六强撑着呼救,那路过的行脚商人哪里会注意到身在破庙的他们。
所以说,这一次他们能够脱险,全靠郑老六。
“小六子,等回了郑家,我肯定在大小姐面前替你好好美言几句。”
桂嬷嬷自然感激郑老六的救命之恩,但她更关心的是这一趟大小姐交代的差事没办成。
他们两人现在就是一根绳上拴着的蚂蚱。
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摆脱这个困境。
郑老六得了桂嬷嬷的保证,高兴不已。
可转头他就愁眉苦脸起来。
“咱们这一趟差事办砸了,回去还不知道大小姐会如何处置我们。届时哪有我们的好果子吃。”
桂嬷嬷说在大小姐面前替他美言几句,这不是糊弄人吗?
桂嬷嬷在府中待了不知道多少年,十足十的老油条。
到了郑府他可进不去内院,禀报的事儿属于桂嬷嬷的活儿。
到时候,还不是桂嬷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他只能受着。
他不担心桂嬷嬷把所有的锅甩在他头上就不错了,还指望桂嬷嬷提拔他?
他怎么就觉得那么不靠谱呢。
郑老六心里怎么想的,当然不会直接说出来。
反而一脸求知地看着桂嬷嬷,“桂嬷嬷,你说咱们以后该怎么办?是继续去弄那时家女,还是说?”
桂嬷嬷沉默了半响,“直接回去复命,跟大小姐说事情办成了。那时家女这般凶悍,如果咱们继续对付她,咱们可能连回去的机会都没有。”
桂嬷嬷人老成精。
她后脑勺上的大包还没消下去,裹着纱布。
郑老六更是肚子上被扎了一刀,他们两个受伤这么严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能够痊愈。
哪有工夫对什么时家女下手。
送命还差不多。
不怪她怂,实在是时家女太凶残。
简直杀人不眨眼。
郑老六听了桂嬷嬷的提议,先是摇头,而后才点头。
“如果大小姐追问起来,咱们露馅儿了……”
郑老六只是府上不太得用的下人,胆气根本没有的内院伺候主子的桂嬷嬷足,他心里是害怕的。
“所以说,咱们要好好合计合计说辞,让大小姐一点疑心都不会起。”
桂嬷嬷如此这么般,这么般如此,把自己心里计划与郑老六说了一通。
郑老六听了瞪大了眼睛,“妙啊!桂嬷嬷您真是太厉害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桂嬷嬷自得一笑,“那是当然,嬷嬷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吃过的米多。咱们从现在开始,就是一根绳上拴着的蚂蚱,你可不能拖后腿。
这件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无第三人知晓。你不能告诉任何人,知道了吗?哪怕严刑拷打也不行。”
郑老六赶紧点头发誓,“一切都听桂嬷嬷您的安排。您指东,我绝对不会往西。”
得了郑老六誓言,桂嬷嬷终于满意了。
如果可以,她当然不想做这样违背主家的事情。
一旦被主家大小姐发现,到时指定下惨凄惨。
可转头一想,大小姐也就是个寡妇而已。
虽说现在回了郑家,得了老爷夫人的疼惜。
甚至现在又开始议亲。
可议亲的对象虽然是个读书人,但跟以前相比,那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二。
而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小姐现在正忙着讨好新姑爷呢,哪里顾得上这许多杂事。
只有圆得好,不怕糊弄不过去。
总之在对付凶残的时家女与糊弄主子之间,他们选择了糊弄主子。
胆大包天说的就是他们。
不过这对时意来说,是大好事儿。
而桂嬷嬷与郑老六的这一番话,一字不差地传到了时意的耳朵里。
“办的不错。”时意没想到眼前这个小混混还挺厉害。竟然医馆的药童伙计也能搞定。
时意扯出腰间的钱袋子扔了过去。
陈江赶忙接过飞过来的钱袋子。
入手很沉。
陈江心中一喜。
“里面的钱你拿去与你的兄弟们分了。那两个人继续盯着,有什么事情就过来禀报。记得看紧了,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多谢贵人,多谢贵人,小的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时意:“……”
那倒是不用。
“行了,去吧。”
一到了街上,陈江再也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
找了个角落处左右观望,发现没人之后,立刻打开钱袋子一看。
只见银光闪闪,差点闪瞎了他的眼睛。
“好家伙,贵人真是大方!”
来之前,陈江以为自己只能那个一二两的赏,却没想到对方这么大方,足足给了五两银子。
有了这五两银子,他们大杂院里的弟弟妹妹们今年可就能过个好冬了。
陈江怕手里的钱丢了,赶紧塞进袖袋里捂住。
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终于平复了心情。
抬脚往巷子外走去。
五两银子的分配他已经想好。
功劳最大的就是医馆的伙计与药童。
两个人一人一两,他还能剩下三两。
三两银子能采买不少米面粮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