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20-130(第4/48页)
投资?或者投资这个,不投资那个?这样不行。”
“那怎么办?”同学们立马着急问道。
程静淞就说:“咱们班这么多人,大家多多少的都多带的有,你们要是真的想做的话,那就互相问一问,凑一凑,看能凑多少,然后再来商量我投资的事情。”
“这么和你们说吧,拿一千块钱的货和拿三千块钱的话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你们准备的钱越多,人家能让的利润也就越大,咱们赚的也就越多。”
想了下,觉得光烤嘴上说也不行。
程静淞就又道:“这样吧,反正你们也知道这边的衣裳批发在哪儿,你们可以找时间过去问问是不是这样,我因为要买冰箱的事儿,所以就不能陪你们了。”
同学们被程静淞说的一愣一愣的,然后赶紧点点头。
但紧接着,他们又想到了去年唐婉她们差点出事的事情,就赶紧对着程静淞说:“你不能一个人去,我们到时候找几个男生陪着你一起。”
程静淞虽然不觉得有必要,但也没拒绝。
她不是那种不识好人心的人。
接下来,其他同学自然去忙他们自己的,程静淞又跑回去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程静淞以为他们这次会先参与政府的一些事情,后面才会被允许观察市场,或者两者齐头并进,但是没想到老师们直接将他们散在了市场里面。
但是同为因为去年的抢劫事件,所以他们都有明确的分组,并且被一再叮嘱不要走散了,要小心等等。
这正好也方便了程静淞他们班私下里搞事情。
于是,他们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在这边到处乱串,一边做着老师要求的事情,一边搞自己的动作。
一开始,班里面的同学也没能第一时间从那些摊贩的嘴里面问出来实话,但是随着他们在市场里面混的越久,见识的越多,自然就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
然后也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来,自然也成功问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程静淞的进度倒是比他们要快很多,毕竟她对这边熟。
只不过因为这边之前的冰箱卖完了,所以她只能等下一批货。
在听到同学们带回来的好消息后,程静淞就说:“那你们其他方面准备好了吗?”
这一次,他们班的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
加上很多人的家庭都还不错,真正贫穷的几乎没有,因此,大家伙零零散散加一起,凑了大概三千块钱。
程静淞想了下就说:“其实三千块钱已经不算少了,你们完全可以拿着这些钱直接选了,毕竟我要是投进去的话,肯定是要占不小的分成份额的你们真确定要我投了吗?”
结果程静淞就听到同学说:“但是到时候总利润也会变多,我们分的也更多了啊。”
程静淞就点头,问道:“那你们想要多少?”
“要不然,你给我们凑够五千?”他们想了会儿后才试探着开口。
程静淞点头,“可以,那分成呢,怎么算?”
“就纯粹地按照每个人的投资比例计算呢?”他们其实自己也不确定。
程静淞也跟着说了一些其他的成本。
比如时间、售卖、挑选等等等等。
接着,他们又开始嗡嗡嗡地商量了起来。
但是最终因为大家第一次合伙做生意,真的各种问题实在层出不穷,怎么搞也搞的不是很明白,决定算了,就按照出资比例来算。
程静淞见他们这样,也就不说什么了,反正她也没什么所谓。
再之后,程静淞就和他们商量了一下她和他们的分成比例。
他们本来也要程静淞按照钱来分的,但是程静淞这一次不想参与太多,所以就只要了百分之三十五。
剩下的那些则会再按照他们其他人的出资比例计算后分下去。
盘算完这些后,他们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程静淞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帮他们挑选,但是也给他们出了些主意。
比如不一定要全部都买衣服,也可以买一些篮球、足球这样市面上几乎没有但是又有很多男孩子会很喜欢的东西。
比如球鞋。
比如一些亮晶晶的各种闪瞎人眼但是却很便宜又回报率很是惊人的发夹等等。
程静淞班里的同学倒也都听劝的很,注意到了这些小东西。
而且他们也没有着急,又继续在市场上各种观察了一圈,最终才商量着选了一个他们觉得最合适的。
这时候,他们过来这边已经超过半个月的时间了。
去掉来回路上的时间,他们的假期所剩不多了。
而老师们也开始让他们暂停如今撒欢般的到处跑,开始带着他们出入一些政府单位,了解一些这边的信息和各种发展,然后又是让很多人头疼的各种讨论以及展望环节。
也是特别的巧,正好这个环节即将要结束的时候,程静淞收到了冰箱到货的消息。
同学们就赶紧帮她把两台冰箱运到了招待所,同时,也开始运他们进的那些货了。
之前他们的动静小,加上有意瞒着老师,所以老师们没有发现。
但如今是真瞒不住了,所以他们很快就遇到了老师过来问。
当然也有一些好奇看热闹的和幸灾乐祸的。
班里面的其他同学都是第一回干这种事儿,多少有点紧张,但是程静淞很是镇定地说了家里要买冰箱和他们合伙做生意的事情。
老师们都还没有说什么呢,之前念叨着小摊贩丢人的那些人又开始冲着程静淞他们指指点点了。
程静淞之前不搭理他们是觉得没必要,但现在看他们这样唧唧歪歪,就抱着胳膊开口道:“都改革开放了,国家甚至都开放了允许个体经营的资质了,国家都不管我们,甚至还鼓励支持做这些,你们却总是念叨着丢人,我们到底哪里丢人了?所以你们给我展开说说呗。”
“我这个人脑子笨,实在想不到,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养活自己丢人在哪儿?我一没有偷,二也没有抢,三更没有违法犯罪以及故意和国家的政策对着干,甚至还顺应国家的形式,响应国家的号召,还把我们目前的所□□用到真正的实践当中,所以才有了这一回我们集体做的事,你们说说看,我们到底哪儿丢人了,丢谁的人了?”
大家都是学经济的,虽然每个人的理解成都不一样,但是程静淞之前说了那些却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不争事实。
因此,很多人都被迫一下子卡壳了。
丢人是当下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认知,只有那些没有正经工作的人才会当小摊小贩。
可是程静淞实在是太能说了,刚刚突突突一大堆,把他们唯一能找的理由都用国家和实践的大道理给堵上了。
他们的沉默那么的显眼,导致一些单纯过来看热闹的人倒是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了起来。
当然了,也有人问程静淞他们到底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