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190-200(第14/31页)

而且您为了体恤贫困的八旗兵丁,还设立了官库,让他们可以借钱。让臣妾想想,累计到去年,尚且有四百多万两银子的欠银没有追回,您真的好棒棒哦!”

    好不容易提前劝他不要给官员借钱,谁知道他现在自己开设了官库,让那些八旗兵丁吸国家的血,根据她的了解,官库设立后,真正贫困的兵丁能借到的少,反而是不少好吃懒做的人借了许多钱。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啊!

    “……”康熙被佟安宁讥嘲的有些不自在,他有些尴尬道:“对待八旗兵丁的问题上,要循序渐进,否则容易生乱。”

    他知道佟安宁在官库这个问题上,一直不怎么同意,但是这也是没办法。

    佟安宁单手支颐,继续往康熙心头戳刀子,“皇上表哥,您知道吗?每当京城那些八旗兵发饷银和禄米的时候,京城的银价就会掉一半,还有舂米作坊的粮价也会降低,旗人到手的收益也就打折,然后等到缺粮的时候,粮价又高了,这样一年下来,许多人都穷的当裤子。”

    若是会精打细算,朝廷给八旗兵发的粮食和饷银绰绰有余,偏偏许多人被养废了,没有长远规划。

    “那个奸商!”说起这,康熙就咬牙切齿。

    佟安宁耸了耸肩,康熙骂了好多次,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能下令规劝。

    而且因为京师的舂米作坊大多是山东籍办的,让康熙对朝中山东籍的官员恶感倍生,有了更多的刻板印象。

    佟安宁:“朝中的那些大人就没有法子吗?”

    佟安宁觉得自己实在提不了什么好建议,若是问她,她也就只能将一刀切变成半刀切。

    康熙:“有官员建议,增加饷银,废除俸粮,让他们自己去卖粮食,可是朕担心,有商人操纵粮价,损害这些八旗子弟的利益,到时候还是朕兜底。”

    佟安宁:“……皇上,既然您现在整治不了,那就借由市场来整治,循序渐进也挺好的,再说粮食,您忘了,我也做一些粮食生意,您如果担心受到八旗兵丁利益受损,我建议,您就是开个官粮库售卖,也比借银子的官库好。”

    “与民争利不妥。”康熙皱眉道。

    佟安宁戳了戳他的手,“刚刚还骂那些人是奸商来着,现在就是民了,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稳定的粮价更让他们有幸福感。”

    康熙:……

    不过康熙将这个主意记了下来,打算实行一番,名字很也简单,打算叫“八旗粮局”,意为八旗兵丁服务的。

    佟安宁:“叫大清粮局不好吗?皇上,你还正打算恩养八旗生生世世,要知道原先京城的八旗兵丁才三万,现在已经到十万了,等到四五十年后,会不会变成了三十万?甚至还不止呢!”

    “……大清粮局也好。”康熙眼皮微跳,被佟安宁描述的情景吓住了。

    他需要的是为大清打天下、守天下的士兵,不是无穷无尽、好吃懒做的废人。

    除了官方卖粮,康熙还打算将部分旗人迁移到东北种地,维持生计,不能在京城这个地界无所事事的晃荡。

    佟安宁建议康熙允许底层八旗子弟“出旗为民”,放弃身份的给个一次性补偿。

    康熙点头。

    两人聊完,佟安宁让梁九功重新上了一杯茶。

    康熙神采飞扬地坐在御桌前,手中狼毫上下飞舞,正当佟安宁打算离开时,一名太监躬身进殿,恭敬道:“礼部尚书大人在外敬候。”

    佟安宁见状,起身道:“皇上既然有事,臣妾先告退了。”

    康熙点了点头,示意梁九功送她出去。

    佟安宁出来时,正好撞上礼部尚书,对方向她行了礼,佟安宁微微颔首,侧身离开,快出门口的时候,听到礼部尚书隐约的声音,“……皇上,此次秋闱事宜已经准备……”

    佟安宁微微点头,原来礼部尚书是为了秋闱事宜。

    马上又要有一大波读书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佟安宁笑着往前迈了一步,忽然脚步一顿,脑中灵光一闪。

    梁九功见她停下,疑惑道:“佟主子!”

    佟安宁恢复正常,继续抬脚往前走,“没事。”

    梁九功看着佟安宁坐上步舆,就在他要开口吩咐人“起驾”时,就见佟安宁转身看他,“梁九功……”

    梁九功往前走了两步,身子微微前倾,“佟主子有何吩咐?”

    “嗯……”佟安宁张了张嘴,最终顾及身边环境,摆摆手道:“下午本宫再来乾清宫和皇上说说。”

    梁九功一头雾水地将佟安宁送走。

    等到康熙和礼部尚书说完事后,梁九功将佟安宁的留言和他说了一遍。

    康熙也有些好奇了,抓耳挠腮地等到下午未时,佟安宁又顶着烈阳过来了,到了乾清宫时,她心中叹气,早知道就和康熙说傍晚来了,否则也不用顶着骄阳来到这里了。

    康熙见她来了,连忙给她递了杯凉茶,佟安宁饮了两口,然后擦了擦额头的汗,也不卖关子,“皇上,上午我离开时,听礼部尚书的话里,似乎是来向您禀报秋闱事宜的?”

    “正是?难道你又听了什么小道消息?上午离开时这么神秘?让朕猜了许久。”康熙笑了笑。

    “当然不是。”佟安宁睨了他一眼,将手中的茶碗放到桌上,“皇上,我想问你,大清开国之初,到现在一共有多少科举?录取人数有过多大的差别吗?”

    康熙摇头:“无!你是想劝朕增加进士的录取人数吗?朝廷不缺官员,每年候补的官员数不胜数。”

    现下每年考科举的读书人日益剧增,难度也越发的大了,他虽然开了几场恩科,但是增加录取人数不可取。

    “当然不是。”佟安宁勾唇一笑,“那么,八旗制度为什么不能择优而取呢,皇上,您也明白长久下去,京城的八旗子弟会越来越多,甚至不算八旗,就是宗室也一样,宗室血脉无法更改,但是八旗可不一样,您的本意是为了保持八旗的战斗力,八旗这个名号之所以金贵,是因为是大清的建国之师,如果效用没了,在您和许多人心里,也不怎么金贵了……”

    康熙眸光越发地明亮,眼神愈发的专注,看着侃侃而谈的佟安宁,眼中闪出喜悦的光。

    炽热的眼神强烈到佟安宁彻底说不下去了,她微微侧头,目露疑惑,“皇上!”

    康熙一把搂住她,抱着怀里单薄的身子,他心中那么庆幸、那么喜悦将她留在了身边,深宫没有埋没、改变她的品性,从小到大,她似乎没变过,想到这里,康熙心口仿佛被泡在汩汩温泉中,柔柔的声音在佟安宁耳旁轻轻荡漾,“佟安宁!”

    声音轻的仿佛羽毛般,惹得佟安宁不禁抽动耳尖,觉得康熙有些怪,不过看在他现在心情好些,佟安宁静静地由他抱着,眸中不断闪烁,想着这次能不能给瑶瑶弄个爵位。

    梁九功和殿内宫人见状,也都敛目屏息,不敢打扰,梁九功用眼神驱散了一名想要进殿的宫女,静静地候在角落里。

    “皇上……”佟安宁觉得时间已经够了,康熙抱了这么久没有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