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八阿哥: 18、经书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之咸鱼八阿哥》 18、经书(第1/2页)

    此刻,准噶尔汗国交际之处,清军驻扎之地,大阿哥胤禵

    看着伤亡的大清士兵,握紧了拳头,愤怒不止。

    “都别拦着我,我现在就要去将那噶尔丹的狗头取下,为我大清众多将士报仇。”说罢,胤禵已经拿起放在帐篷里的长矛。

    “大阿哥,大阿哥,您先别激动,我们都理解您的心情,也对那蛮子憎恨不已,但如今那蛮夷手上有着武器,我军无法相对,如今贸然冲进对方阵营绝不是明智之举啊。”大阿哥麾下的一名将领拼命抱着胤禵的腿阻止。

    胤禵愤怒地将那名将领的腿踢开,他拽着他的衣领直逼他到墙角,“我大清的将士没有你这般贪生怕死之徒,你怕,我可不怕。大不了豁出这条命去,我也定要为这些伤亡的弟兄们讨个公道。我是大清的皇子,我是当今圣上的长子,我看谁敢拦着我。”

    胤禵说着说着已然打算不管不顾地冲出去取噶尔丹首级来出这口气,他向来眼里揉不得沙子,从来没有被人骑在头上还不反抗的道理。

    当初率军出城门的时候有多风光,此刻就有多难堪。当时他和太子同时请缨征战噶尔丹,皇阿玛却选择将三万军马交给他,这给了胤禵莫大的荣耀与信心,他必定高高兴兴地打了一个胜仗,为爱新觉罗家长脸。

    可谁能想到,人数是对方两倍的清军,在他和裕亲王的带领下,居然被噶尔丹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叫他有何颜面,回去见皇阿玛,倒不如此刻单枪匹马出了这一口气,若是身死,还能落得个英勇的名声。

    “我说过了,谁要再拦我,就落得和此物一样的下场。”说罢,胤禵将手中的长矛折成两段,再无人敢拦。

    “大阿哥,连我也是如此下场吗?”驻营的地方就这么大,大阿哥如此吵闹断然会传到裕亲王耳朵里。

    战败已无颜回朝,若是再因为此次战役折了大清一个皇子,他福全还有什么脸面见当今圣上。

    所以尽管这件事必然得罪大阿哥,福全还是站了出来挡在了大阿哥身前。

    “皇叔,连你要拦着我吗?我们爱新觉罗从小便在马背上长大,皇阿玛从小便教导我们,最重要的便是血性。如今你要让我眼睁睁地看着咱们的弟兄流血牺牲,而我却在一旁无动于衷吗?”

    “大阿哥,既然你叫我一声皇叔,我便有这个责任拦着你。我们爱新觉罗家除了血性这个词,也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词,那就是蛰伏。养精蓄锐,得到时机成熟之时再一举拿下,而不是冒冒然然搭上一条皇子的命。”

    胤禵指着那些流血受疼的大清士兵,语气愤慨却又无助,“可皇叔,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啊,他们不仅是我们大清的士兵,更是一位妻子的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啊。”

    裕亲王福全扶着他,将脱力的胤禵慢慢撑起来,“我知道,我全都知道,所以振作起来,胤禵,我们还没输。”

    ……

    接连战败和局势紧张的消息从准噶尔飞回皇城,一时之间,整个大清,无论是前朝还是后朝都陷入了一股不安的气氛之中。

    康熙帝最近喜怒无常,脾气多变。而惠妃娘娘整日忧心忡忡,心情哀怨。就连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也开始愈发吃斋念佛,拉着后宫的各位娘娘们抄经书,为前线的胤禵与裕亲王祷告,祈祷这次战役的胜利,祈祷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皇五子胤祺自幼养在皇太后宫中,虽不会说汉语,但却最得皇太后心。

    他见着皇太后跪在佛像前为大阿哥抄经书,他便亦跪在一旁乖顺地为她研墨,皇太后抄了多久的经书,他便也跪了多久。

    这个年纪正是爱玩的性子,但胤祺一句话都没有抱怨,便也只是默默陪着皇太后。

    皇太后全都看在眼里,旁人都道胤祺寡言少语,暗里不是说他哑巴便是结巴,连自个弟兄也不亲近,唯独她心里知道,胤祺的心最是良善,众位弟兄都不及他。

    从前将胤祺带在身边养时,也只不过为了找点事做,不至于在这深宫里太过烦闷,于是她向皇上开口要了人。

    可这么些年下来,她倒真真把胤祺看成了自己的亲骨肉,知道他不像别的皇子一样文韬武略,习得汉语,常被人轻视,本想着要不要将他送回宜妃那养,结果这小孩又偷偷地跑回来,抓着她老太太的手用满语小声呢喃。

    “皇太后不想要胤祺了吗?所以要丢下胤祺了,对吗?”

    他那一张包子脸皱皱巴巴地强忍着眼泪看着自己,老太太当即心软,从此不管别人再说些什么,只要她活着一日,她便要亲自将这孩子养在身边护着他。于是胤祺在皇太后身边最得她心,最说得上话。往常想要巴结她这一宫之主的人数不胜数,他们都想着法子想从胤祺身上下手,偏这孩子呆的很,愣是听不懂任何人情。

    呆也有呆的好,皇太后就喜欢他至纯至真的性子。

    “胤祺,要是累了,边先去旁边歇一会儿,吩咐下人前来研墨便是。”皇太后嘱咐道。

    “胤祺不累,倒是皇太后您累不累,要是您累了,胤祺可以来抄这经书。”他语气童真单纯,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皇太后摇了摇头,脸上却稍微有了笑意,“这抄经书只讲究一事,那便是心诚,若由他人代抄,如何能表示自己的诚意?那所求之事便不灵了,越是心诚,便越有好结果。如今噶尔丹战役之事,整个大清忧心忡忡,便越要大家共同诚心。胤祺,你觉得这些个想要借由我来讨好皇上的娘娘里,哪个心是最诚的?”

    她说的是后妃娘娘们知道自己在为前线抄经书祈福后,各宫娘娘们纷纷吃斋念佛效仿起来。

    先不说是真是假,是否出于本意,可博尔济吉特氏是皇上的嫡母,别人的话或许皇上不听,可皇太后在皇上耳边说一句话便抵得上别人说一万句。

    于是纵使博尔济吉特氏不问世事,想要讨她欢心的后妃娘娘早已踏破了慈宁宫的门槛。

    胤祺却只是摇头说不知,但而后想了想,开口道,“这些娘娘们送来的经文里,不是字迹不一,要不便只有开头几页,可以看得出几位娘娘没有用心对方这件事。”

    胤祺顿了顿,又从中挑选出一份,“唯有这份,字迹齐整,一字不差,看得出下了功夫。”

    皇太后接过胤祺手中的那份经文,果真如胤祺所说那般,便问了问下人,“这是哪个宫里的娘娘送来的?”

    站在一旁伺候的太监恭恭敬敬地回答,“回禀皇太后,不是贵妃娘娘所抄,是那钟粹宫的卫嫔送来的。”

    博尔济吉特氏微微讶异,“卫嫔?她曾为皇上诞下了一枚皇子,是哪个阿哥来着?”

    “皇太后你不记得了,是八弟胤禩啊?小时候经常来看您的那个。”胤祺回道。

    “啊,是那个孩子。”博尔济吉特氏感叹道,皇上的孩子太多,她并不能一一记得,经这么一提醒,她似乎才想起这个皇子似地。

    “得了闲让他到我这慈宁宫来玩玩,陪陪你可好啊?胤祺,你可会喜欢这个弟弟?”

    胤祺摇晃着脑袋认真思索,仿佛这是什么难题一般。

    “八弟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和我一起玩。”他知道的,哥哥弟弟们都嫌弃他不会说汉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