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90-100(第2/15页)

该死的蝗虫啊。"唐僖宗表示信了,龙颜大

    悦,庙堂响起笑声。

    古代如果有天灾,朝廷一般会进行赈灾。虽然官员层层抽油水,但最后也能减缓一些灾情。现在满朝都觉得蝗虫自杀了,自然不会拨款赈灾。

    所以多地饿殍遍地,百姓易子相食。

    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唐僖宗集团还在收高额的税赋。他们这次割韭菜直接割到了根。

    无数农民破产,成为流民,只能背井离乡,投奔黄巢这样的□口。

    黄巢什么事都没干,实力却噌噌上涨,原因无他,对手太会作死了。】

    唐太宗脸气得发青,眼前头晕目眩:  ".……"

    居然能信蝗虫自杀……这唐僖宗不是十几岁,而是三岁小童吧。不对,有的三岁小童也很聪明,那黄巢三四岁已经能对诗了。

    这唐僖宗好像颇内有疾!

    唐僖宗跟唐玄宗一样,荣登唐太宗心目中不肖子孙榜首。他没有这样的子孙!

    第92章 崇祯:该不该封黄巢的翻版?

    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笑得合不拢嘴,看热闹不嫌事大,乐呵呵地望着文武百:  “你们天天说什么大唐文道昌隆,繁华富庶,连天子都能吟诗作赋,朕看也不咋样,这唐僖宗跟傻子没什么区别啊。"

    时至今日,天幕播放了不少视频,提到的大部分都是唐朝的诗人。众人都能从这些视频中,窥得盛世大唐的一角。

    "九重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富裕,繁华,开放,是大唐的代名词。

    好像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天子,人人都能吟诗作赋。人们行走在大唐,仿佛行走在神的国度。所以各大位面的人们羡慕极了,大唐在他们眼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刘邦的臣子一直提议他学习大唐先进的地方,特别是多学习一下文武双全的唐太宗,不要天天一副流氓样子。

    刘邦这些天被卷得不行,现在一看着唐僖宗的荒唐模样,笑得牙不见眼。这大唐的君王素质也没那么高嘛,装什么呀?!

    萧何:  “王朝末年,时局混乱,哪里有什么贤明的君主?这唐僖宗愚蠢是愚蠢,却比那胡亥好多了。

    刘邦一听,唏嘘不已:“这倒也是。如果这天幕盘点个十大昏庸之君榜单,胡亥应该能排第一吧。和他相比,唐僖宗这个痴儿皇帝顶多排个第十吧。"

    "唉,对了,萧何,你说咱们大汉的君主会如此昏庸吗?"

    萧何自然不敢忤逆圣上,很保守地说:“陛下的孩子应该昏庸不到哪里去。不过一切还尚未可知,得等到天幕提了才能知晓。”

    刘邦天马行空地思考:  “只要没唐僖宗这么荒唐,我就能接受。”殊不知,大汉后期的皇帝也是一个比一个昏庸,比如小偷皇帝和裸.泳皇帝,比唐僖宗离谱多了。

    蝗虫自杀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离谱的一个谎言,偏偏皇上还信了。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各大位面的人都在看乐子,嘲讽唐僖宗。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大唐人则尴尬极了,这智.障可是他们大唐的君主,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唐僖宗人都傻了,气得嘴唇颤抖,脸像调料盘打翻了一样,一会青一会红。

    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朕可不是什么傻子!朕什么都知道!阿父,你替朕澄——

    很多百姓看完天幕之后认为这皇帝是个智障,可熟悉唐僖宗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他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还特别喜欢下很废智商的围棋,脑子没有半点问题。

    他只是不想去管那蝗灾。

    田令孜却阻止他:  “陛下,事已至此,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唐僖宗闻言沉默,百姓如果知道他不是傻子、只是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只会更加厌恶他这个君主。

    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当个傻子。

    古青青:  【黄巢本来只是想进体制内,但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他心想,不是他的错,都是这个世界的错,不如把这个大唐给打烂吧!】

    【当时,同为盐贩子的王仙芝在山东造反。黄巢带着手下的几千人,投奔了这位大哥。他们被蝗虫和朝廷夺走了口粮,便到处抢人、抢粮和抢钱。

    山东的火苗,引起了燎原大火。全国的盗匪听到风声,都蠢蠢欲动。】

    【唐僖宗集团其实反应很快,他们立刻派出军队剿匪。把这些盗匪当作东汉末年的黄巾军来处理。

    朝廷兵强马壮,按道理来说,剿个匪还不是轻轻松松吗?

    可是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所以黄巢那边根本不缺兵源。虽然都是没怎么训练的老弱妇孺,但是人多。

    正反两方打得有来有回。

    后来,黄巢手下的人越打越多。朝廷一看,这不行啊,要不休战吧?黄巢这边其实也想休战,他的梦想就是进体制,造反只不过是他曲线救国的方法。

    他想当节度使,去广东那个偏远地方当土皇帝。他感觉自己的诉求挺合理,极南之地土人多,非常穷,而且还不服管教。他给朝廷回收垃圾,朝廷应该感谢他才对。

    结果朝廷拒绝了,却封他的大哥王仙芝当京官。

    黄巢这才发现,自己这个响当当的叛军头领,居然只是个小丑。】

    【王仙芝这位大哥做得也挺不厚的,跟黄巢相比,他不算完全的泥腿子,他家在朝中有人,所以封官封得非常顺利。

    他也没有给其他朋友争取官位的想法,拍拍屁股准备去赴任了。黄巢知道之后非常生气,愿天堂没有走关系!

    黄巢“以德服人”,把大哥打得头破血流,让大哥不敢接受招安。最后,两边分了家,各自带了一部分军队分开了。

    王仙芝没有接受招安,后来死于朝廷围剿。

    黄巢则来到了广州,既然皇上不给他广州,那他就自己拿。然后一天时间就打下了广州。这个时候,他已经彻底黑化了。】弹幕:  (广东:你不要过来啊!)

    (读书好,又变.态,好像冻鱼战神。)

    黄巢的命运让无数大唐文人怔愣。

    杜甫收敛容色:  “安禄山都能当三镇节度使,掌控冀州重镇。到了晚唐,黄巢的威胁已经如此之大,朝廷居然不肯安抚一下,这可真的是……"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活该灭亡。

    究其原因,大唐文人都懂,不是黄巢不讨喜,不是黄巢不

    厉害,而是家世的问题。

    上升的渠道已经被世家豪族占据得死死的。

    至于没什么背景的安禄山能够一步登天,那是因为背后站的是唐玄宗。皇家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

    世家子弟傲慢地望着盗匪黄巢,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殊不知,最终要付出沉甸甸的代价。杜甫叹息。杜氏也算小世家,他也有才华,可惜削尖脑袋都挤不进上层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