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美人谋》 330-340(第5/15页)
”
“好。”萧怀玉点头,“臣一定会为公主带回捷报。”随后转身离去。
“萧郎。”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的背影,突然抬头喊道。
听到呼唤的萧怀玉,刚回过身,平阳公主便扑到了她的怀中,“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因为慌张与害怕,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我答应你。”萧怀玉回应道。
※ ※ ※ ※ ※ ※ ※ ※
太康七年,燕国举兵南下,楚国朝廷下令坚守北境,同时命武安侯帅军北伐。
楚燕的战争爆发后,武安侯萧怀玉连夜回到边关整顿兵马。
在平阳公主执政期间,对于边关士卒的论功行赏极为重视,尤其是对于萧怀玉麾下的东征军,封赏极重。
在这种重赏之下,士卒们不再畏惧战争与死亡,并对主帅有着极高的信任与忠诚,灭齐之后,齐国军械库中最精良的武器,也有一半赏赐给了东征军,因而这支军队,也成为了楚国当前最强劲的精锐之师。
——桑丘——
萧怀玉屯兵于桑丘,在进军燕国之前,以楚国朝廷的名义,派遣使者入燕劝降边关守将。
而在此之前,楚国便以诏书的形式,发出布告,楚欲一统天下,恢复中国。
然燕国边将多为胡人,对于楚国的招降,不但不为所动,还斩杀了来使。
萧怀玉得知后,勃然大怒,于是下令强攻,不到半日,燕国之东的关城被破,守城的武将遁逃。
邻近的州郡闻关城失守,纷纷献城投降,田氏之乱,乱的不仅是燕廷,更是燕国的民心。
第334章 燕楚之战(二)
消息传回燕廷后,震惊朝野,楚国并没有选择派兵增援北境,而是命武安侯直取燕国东境。
“守城的将领,是都死光了吗!”慕容昱拿起桌上的竹简向传信的官员砸去,并将桌案掀翻。
“关城的守将与刺史同楚军血战,一直至兵尽粮绝方才城破,然而城破之后,附近的州县汉人守将全部不战而降,故而东境失守。”官员被砸到脑袋,头破血流,却丝毫不敢吭声,他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解释道。
“那些该死的汉人!”听到这儿,慕容昱对于背信弃义的汉人越发厌恶,他甚至将东境沦陷的过错,怪到了燕国先君重用汉臣的政策上,“田氏早就该根除了,如果没有任用汉人,楚军怎能轻易越过边防。”
官员随后又道:“楚军在进攻时,还散布消息说,楚欲一统天下,结束纷争,重建中国。”
“笑话!”慕容昱却觉得十分可笑,“就凭女人坐镇的楚国也想建立一统?”
“君上。”
“短短两天,楚军便已抵达漳水,大军直逼河东,而我军还苦陷在楚国边境的关城下,寸步难行,若照这个趋势,楚军恐不日即将兵临潼关城下。”
“请君上早做决断,派兵增援。”
然而为了南征灭楚,慕容昱几乎动用了全部可调用的精锐,“河东郡不是有不少守军吗,况且他们进军河东,便说明北境的守军薄弱,没有增援,如此一来,我们拿下楚国,岂不是更有胜算。”
对于燕君慕容昱执着于燕南的战争,群臣纷纷劝阻。
“我大燕占据了整个中北之地,即便楚军破了东境的关城,然而距京千里之遥,中间重重关隘,寡人不信,他能在短时间内吞下河东与河西两郡。”慕容昱依旧固执己见,“楚京城在楚之北,一块巴掌大的地方,难道我们还拿不下吗?”
他看着墙上的地图,眼里充满了自信,楚国的都城就位于楚国北境,只要大军破境,拿下襄阳郡,便可直逼楚京。
“楚国北境有险要的关隘,当年楚国的巴陵侯萧世隆,仅用几万人马,就挡住了先君二十万大军,从此放弃了对襄阳的争夺。”
“先君尚未能攻破关隘,可见楚国北境军的强悍。”
“够了!”慕容昱大怒,作为太子时,一直被严厉要求,不被父亲所认可,听到臣子们提到先君,他的心中便充满了怨念,“楚国的巴陵侯已经死了,先君做不到的事,寡人可以做。”
“河东河西两郡之兵马,难道还不如楚国一个区区北境?”慕容昱又道。
“君上,切不可用地域大小来定论强弱,楚国武安侯萧怀玉,仅用十万东征军在两年之内便灭了齐国,此等将才,古往今来,没有几人,他破我朝东境关城,仅用了两日…”
“够了!”慕容昱不耐烦的打断道,“你们将他说得如此传奇,寡人偏不信,他能用十万人马破我数道关隘。”
“君上!”几个大臣满眼恐慌。
“休要再多言,动摇军心。”慕容昱一意孤行道,“寡人倒要看看,是燕国先破楚都,还是楚军先入关中。”
※ ※ ※ ※ ※ ——
太康七年九月,暮秋,燕国十五万大军全力攻楚,楚国边将苏定成以三万北境军苦守半月。
兵力悬殊下,北境三座边城失守,不得已退守襄阳郡。
楚燕自立国以来纷争不断,襄阳一直是两国必争的军事重地,因为薛简的出现,襄阳郡最终落到了楚国手中,自此,楚国在与燕的对峙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
而今齐国被灭,襄阳郡便更加成为了楚国防御燕国南下的重要门户。
楚国朝廷对于襄阳一直十分重视,面对燕国的孤注一掷,平阳公主很快便做出了应对。
是月中旬,楚国朝廷命大将军郑珩率两万西北边军增援襄阳,又抽调两万中央禁军。
“苏定成丢了城池,退守襄阳,公主竟还让他做主帅?”对于平阳公主安排的增援,郑珩并无意见,然而却不满自己出兵后,身为大将军,却要屈居苏定成之下,听其差遣,“那苏定成出身卑贱,公主这样安排,我今后还如何带兵。”
“什么出身!”平阳公主冷下脸,并直言道:“在生死存亡前,出身一文不值,我看的是功绩,是能力,你有这个能力吗?”
“你想做主帅也不是不可以,两万对十五万。”平阳公主又补充道,“输了,我必会拿你人头祭天。”
郑珩顿时呆住,这样的风险,显然是他不敢承担的。
“你没有这个魄力。”平阳公主看出了他的心思,“但是苏定成却向吾立了军令状。”她将苏定成用鲜血写的绢书置于桌前。
“因为你的出身,拥有太多,所以你会有所顾虑,国家为何会衰微,就是因为士族的贪念,你们垄断了朝堂,不看能力,不看品性,只看出身。”
“你已经位极人臣,却还想要更多,那么你最终想要的,又是什么呢?”平阳公主又道,“你比我更清楚,也更了解你自己。”
“你为何能身居此位,你心里很明白,我虽不是母亲所生,但我自幼是母亲抚养长大的。”平阳公主看向郑珩,“舅舅,我也是郑家的女儿,我从未忘记郑氏对于我的养育之恩。”
“郑氏一族作为外戚,已为当朝最显耀,我以公主的身份执掌朝政,本就引起了不少非议,月满盈亏的道理,我想舅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