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她一统天下[基建]》 160-180(第8/25页)
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这天气小图标他可是清楚的很,当时关雨特地给他讲解过。
于是那群商人为了试验这天气是否真的准确,第二天一大早便起床。
没见过世面的几人惊讶道:“当真,当真是阴天!这天气预报竟如此神奇!”
几人见到了这天气预报的神奇之处,便对那报纸上的内容更加好奇。
陈晟拿着报纸,赞叹道这写字之人的手实在是稳,这么多字写下来,笔迹竟然丝毫未变。
他们并非大新人,自然也不知道印刷术一事,全当这报纸还是和从前一样是手抄的。
然后,几人就对着报纸大眼瞪小眼。
曾仁虽然之前来过,但是也是从文盲变成“半文盲”,甚至是这个半文盲都要打个问号的程度。
曾仁望着众人,尴尬道:“这新国的什么简体字,我也不会啊,只认得几个简单的。”随后,曾仁又补充道:“但是,他们和咱们签的那订单合同,会写大骊的文字。”
众人来了好几日,向导都是学生,今日是周末,向导们都在上课。
曾仁现在已然是这群人的隐形老大,瞧着商人们眼巴巴的看着报纸又看不懂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应该想想什么办法。
否则自己的老大位置难保啊!
于是曾仁毅然决然的拿起报纸,“我去街上寻个认字的来给我们念念,事后我们好生谢谢一下。”
众人有些犹豫,“识字的人本就少,只怕不好找。”
他们对大新一无所知,自然也是不知道大新的扫文盲的行动的。
曾仁硬着头皮站了起来,“没事,总能找到的。”
曾仁拿着报纸出了国宾馆的大门。
随后他发现,大街上的人并不多。
他大概了解一些大新的情况,知道这是所谓的工作日,所以人都很少。
就在曾仁苦恼之时,远处传来了一个娘子的声音。
“对,就是他!拿着张报纸鬼鬼祟祟的在路边站了好一会了,也不知道想干什么,路过每一个人他都打量人家好半天,总之我瞧着不像个好人。”
拿着报纸,站在路边,鬼鬼祟祟?
曾仁越听越觉得好像是在说自己啊。
果不其然,瞬间就有两个女兵站在他面前,语气严肃地说:“你站在路边做什么?”
曾仁吓的一激灵,这两个女兵个头比他还高,而且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强壮。
作为一个男人,曾仁下意识的害怕了。
于是他就像倒豆子一般将前因后果劝说了,最后他语气诚恳:“我们就是想在大街上找个人帮我们读读这报纸。”
和女兵报告情况的娘子疑惑道:“那你为什么每个路过的人你都要看一眼?”
曾仁觉得自己是真的冤枉,“那我不是得瞧瞧哪些人识字吗,我不可能瞧见一个人就让人家帮忙啊。”
随后曾仁听见那娘子的笑声,“哈哈,我当什么事呢,看来你们这群外地人还真不知道大新几乎人人都识字吧?”
曾仁连连后退两步,“几乎人人都识字?这位娘子怕是在与我开玩笑。”
随后巡逻的女兵立刻接话:“这位娘子所说是真的,在大新确实几乎人人识字,这是圣人的硬性政策,圣人不喜欢大新出现文盲。”
曾仁在原地呆住,人人都识字?
也就是说,刚刚路过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识字的?但是那些百姓看起来并不像是识字的人啊,他们就像在大楚随处可见的普通百姓。
得知是一场误会,巡逻的女兵离开了,而那怀疑曾仁的娘子倒是主动的说可以帮他们读报纸。
那娘子名叫王向蝶,最开始是梨县人,后梨县并入岳县,再后面她为了感激楚旋,是第一批迁徙到扬州来的工人。
王向蝶表示帮忙是可以帮忙,但是得找个茶肆或者是食肆,在公开的环境里读报纸。
曾仁最后找了个茶肆,在王向蝶的要求下开了个包厢。
一走进茶肆,曾仁就瞧见不少年岁不算小的娘子郎君桌子上放了一杯茶水,正在低头写东西。
王向蝶解释道:“这茶肆光线好,也比较安静,也有果汁什么的,点一杯便能坐上一天,便有些读夜校的人白天有空就来此处学习。”
陈晟恍然大悟道:“难怪王娘子要开包厢,是怕吵闹道这些学习的人吧?”
王向蝶点头,“正是如此。”
商人之中又有人问:“那敢问王娘子,这夜校可是人人都能读的?”
“对,夜校是不限制年龄的。”
几人走进包厢,挨个坐好,王向蝶拿起报纸,开始念道报纸上的内容。
其余的人就仿佛乖乖听话的小学生,满眼都写着对“知识“”的渴望。
这一期的报纸主要是说的商道的事,以及最近诸多政策的一些调整,还有来自中学堂的投稿文章。
众人惊讶,原来报纸上写的都是这些东西吗,和从前大骊的邸报倒是有些相似,但是百姓是没有资格看邸报的,也是没有资格了解这些东西的。
里面有有关于商贸的政策,众人皆是听的仔细。
最近的报纸新增了一个连载小说板块,连载的是一篇推理小说,本期的报纸方才出到第二章 。
王向蝶将那小说绘声绘色的念完。
“王娘子,这就没了?然后呢?”
“怎得就没有了?”
“为何江大娘会撞见李二从罗四家中出来呢?这定是有蹊跷啊!”
王向蝶无奈道:“这小说是连载的,要等下一章,便只能等下一周的报纸了,要看第一章 的话便要去找上周的报纸。”
曾仁听的最是起劲,他一拍大腿,“下周我们还在,还能看那第三章 !”
曾仁最后给王向蝶好好的道了谢,还给她买了些水果。
就这样,报纸一物被几个商人带了回去,他们甚至为了看懂这篇推理小说,专门在走之前学了点拼音,还抄写了一份简繁对照表。
就为了回去好好的回味一下这篇小说。
于是乎,在这一众商人的带领下,大新的报纸成功的在其他国家引起不小的轰动。
比如大楚,曾仁神色紧张的回答着问题:“这报纸确实是普通百姓皆可购买,草民方才说的天气也是真的,大新的天气真的会按这上面来,即使有不准的也是偶尔。”
“你说大新几乎人人识字可是真?”
“是真的,只怕是除了刚出生的婴儿,皆是识字的。”
大楚的太子乌承德听着曾仁的回话,若有所思道:“这位楚娘娘是如何做到让所有人都识字的,这可不是件小事。”
一旁有人回答:“莫非是使了什么法术,让这知识进了脑子里?”
乌承德淡淡点头,“确实有可能,毕竟肺病本是无药可医,但是大新的那些圆圆的药丸却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