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 19、019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青梅》 19、019(第2/2页)

士诚一边阅卷,一边道:“先生,某听闻今年兴隆书院的贴经与诗赋出的简单,还以为兴隆书院今年想要广收门徒,却没想到竟然是在这里等着这帮学生跳坑。”

    题出得难,写得好的便少,莫要说看出题之所在的,便是言之有物的都找不出几个来,大多皆是栽坑里的,既然栽坑里了,连问什么都看不出,那就只能下下了。

    司南知一目十行,几个呼吸便阅完一份卷,朱砂笔又快又狠,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下下”,边写边道:“京里有传言,今上欲调工部去治河,如今工部尚书垂垂老矣,出动不得,能动的便只有左右侍郎。从咸宁六年起,治河便是难事,哪有水官落得好下场?且不论今上是否真心想治水,严万宗都不会眼睁睁看着严侍郎去治水的。但今上的性子拗不得,打定的主意朝臣从未有顶回去的,你又不在京中,若是最后没有办法,选定了严侍郎,也只能走一遭了。这策问的题不过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严万宗指的是兴隆书院的山长严同渊,表字万宗。

    这话孙士诚应不得,只能略笑笑。

    司南知是司晋皇室仅剩的后裔,今上便是再锱铢必较,也需得留着他,动不得,且司南知极知分寸,从来只在学问上折腾,不问政不问军,当年他任皇子皇女的讲师,将那些上至十二三岁、下到五六岁的天家贵胄们折腾得哭爹喊娘,今上却毫无办法,只能将其调任了事。若有皇子求到他头上,且不问是拉拢还是真心向学,先写十篇策问再写十篇时政,写了再看。

    连瀛王都退避三舍。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