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94. 北京烤鸭 晒盐、租借邮轮、堡宗来了……(第3/5页)
依旧还是有人做错,他们也很纳闷。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脑子就是跟常人不一样。”其他食客们道。
他们从胡亥、杨广、李隆基,再到赵佶父子几个,已经经历太多,任他们如何聪慧,也想不通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说不定他们都是那些王朝的仇家转世呢。”朱元璋撇嘴道。
“哈哈,要是这么说,你朱元璋的仇人也不少啊,说不定他们真会托生到你们老朱家。”其他食客笑道。
“切,咱明朝才不会让你们看了笑话呢。”朱元璋自信道。
就像朱瞻基对儿子朱祁镇充满信心,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充满信心,觉得他家帝王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等哪天有空,我把太.子带过来给诸位长辈见见。”说起自己的太.子,朱瞻基神色温柔。
等吃完饭后,朱棣就让朱高炽出去跑步,朱瞻基也跟着出去,然后看着看着突然瞪大眼睛,“这里是什么地方?远处的蓝色又是什么东西?”
“我们现在在一条大船上,等你回去,也想办法把海禁开了吧。”朱棣惆怅道。
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有多赚钱以后,他心里别提多懊悔了,光是想想自己有可能错过的那些财富,他就直心里抽疼。
邮轮特别大,哪怕是甲板也不可小觑,等在甲板上跑完一圈,朱高炽感觉自己整条命都没了。
“歇,让我歇歇吧。”朱高炽气喘吁吁的求饶道,整个人感觉快瘫成一块饼。
“是挺热的,你先喝口水吧。”朱棣原本还想让朱高炽继续,结果一看太阳,当即就让朱高炽缓缓。
“海边就是比陆地热,还好有冰镇饮品,要不然这么热还不知道怎么过呢。”众人在室内道。
“今天天气很不错,我们要去晒点东西,大家要不要去?”史诗看了一下今天的温度道。
“店主要晒什么东西?”众人好奇道。
“盐。”史诗意味深长道,说着史诗和时修离开山海阁。
“盐?!”众人大惊,赶紧追了出去。
甲板上,史诗和时修开始铺设东西,只见那些东西是一块块方正铁板,铁板的边缘有阻挡。
等史诗和时修用铁板把偌大的甲板围成了一圈,之后史诗就拿出一个管子,用管子往铁板里灌海水。
刚开始众人还有些不明所以,后来他们有些懂了,“店主你们这是想用太阳晒盐?”
“这能行吗?我们都是用火煮盐的。”
“用火煮盐的确快,可是废柴,而且会增加成本,太阳晒盐速度虽然慢,却可以增加产量,极大的降低制盐成本。”史诗边说边做。
今天的太阳很好,甚至是毒,等史诗把海水灌溉后没多久,众人就留意到铁板内的海水浅了一点,与此同时铁板底部也沉淀了一些白色物质。
山海阁的烹饪时间跟他们的烹饪时间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可是除却时间因素,其余步骤都是一样的。
嬴政靠近盐盘,更加仔细的观看海水的变化。
“店主,你铁板底部的白色盐粒好白,感觉没有一点杂质。”吕雉同样凑近道,杂质这个词,还是他们在山海阁学的。
“因为能抽到甲板上面的海水已经经过过滤,所以才基本没杂质。”史诗道。
“海水怎么过滤?”众人感兴趣道。
“很简单,拿个布或纸充当过滤器,让海水慢慢滴落,滴落后的海水再晒,杂质会少很多。”史诗道。
过滤的原理很简单,大家一看就会。
很快盐盘内的盐就在大家的注视下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是海水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全部消失不见。
“这样一来制盐步骤变的简单,只要咱们再暗中引导,历朝历代的盐价就能降下来了。”邓绥发自内心的高兴道。
虽然大量的盐从海边运往内陆,依旧会有一定的运输成本,但是比起最初的盐价肯定会降低许多。
山海阁的客人们基本就没有糊涂的,当权者可以直接改变整个天下的面貌,而像一些普通人,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惠及自己的周边。
这就是史诗和时修当众制盐的原因,毕竟就算他们不制盐,山海阁也不会缺盐用。
“等盐好了以后,大家要不要带点回去,就当是给客人们的一点回馈了。”史诗问众人。
“当然要,多谢店主。”食客们感激道。
随后等盐好了以后,他们主动帮忙装盐。
“这些盐好白啊。”邓绥看着白.花花的精盐十分喜欢道。
冯太后用手指头蘸了一点盐,尝了一口,“好咸,盐入口就化,一点涩味都没有。”
“盐自海中来,岂不是说海中的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确实,大海可真是一个宝藏啊。”
海中不仅物产丰富,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盐,众人对大海是越来越喜欢。
就在大家装盐期间,赵匡胤支支吾吾的找到史诗道:“店主,我以后能不能借一下邮轮?”
“借邮轮?”
“对,邮轮的地方不是特别大吗,我想以后要是遇到宋朝崖山的人,可以帮他们度过难关。”赵匡胤未雨绸缪道。
目前文天祥等人所在的宋末面对元朝还有一丝回天之力,可是崖山之战,就代表着宋朝已经无力回天,到那时说什么也晚了,要是有机会见到崖山的人,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真的投海。
从史诗这里知道邮轮那么多层都能使用.的时候,赵匡胤就动了心思。
“原来如此,等以后真遇到了,我们就把邮轮借给你。”史诗答应赵匡胤道。
当然不是白借的,赵匡胤会付一定的钱款给他们,钱款数量不多,主要表明一个态度。
可谁知这样却打开了大家新.世界的大门。
“店主,朕要租借邮轮。”嬴政当即道,要是有邮轮来,哪怕他们在秦朝,也能横渡大海了。
想到大海以及海洋对面的好东西,嬴政眸中闪过势在必得的神色。
“店主,朕也想租借邮轮!”刘彻激动道。
“我也……”
山海阁能租借的起邮轮的食客们纷纷激动起来。
“哼,咱们大明就算没有邮轮也能横渡汪洋。”朱元璋嘴里发酸道。
好在明朝有朱棣,不用他们花冤枉钱。
“好吧,若是这样,咱们山海阁就得重新搬回岛屿了。”史诗心头一动道。
邮轮留在他们手中的确有些浪费,还不如租借出去为大家所用。
就这样,嬴政最先交了钱,取得了邮轮的使用权。
“邮轮速度那么快,多长时间一个来回?”刘彻心急道。
“按照邮轮的速度,除却办事的时间,来回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史诗道。
“一个月?真的吗!”众人震惊不已,他们这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