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妖妃毒后”逼疯诸皇[历史直播]: 3、吕雉点评刘邦:大王以德服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盘点“妖妃毒后”逼疯诸皇[历史直播]》 3、吕雉点评刘邦:大王以德服人(第1/2页)

    戚夫人今天也不知道自己是倒了什么邪霉,冲撞了哪方太岁。

    本以为是大王被天音点了封神榜,以为可以好好讨些恩赏,没想到被点名的,居然是自己。

    自从侍奉大王以来,便是这未央宫的半个主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想到大庭广众之下,挨了个窝心脚,何曾当众丢过这么大的脸?

    没等大王怒气消退,离宫两年多的王后又一脚踏了进来。

    先被天音点了名,又被王后点了名,一连惊掉了两次魂魄,戚夫人勉强定住了神,站了出来:“妾身拜见王后。”

    经过这般搓磨,倾国姿色倒是丝毫未减,依旧是粉面含春,明眸善睐,向前几步屈身给王后行礼问安,习惯性的款摆腰肢袅袅婷婷,不愧是有名的一代美人。

    二人对上了眼神,吕雉神色不动,微微点了一下头。这是她们二人第一次见面。

    旁观者又是一番感想。

    一个是备受瞩目宠爱,养尊处优的,一张脸白白嫩嫩,如同枝头海棠一般娇艳。一个备受苦难搓磨,颠沛流离的,嘴角额头,尽是风霜摧折的痕迹。

    二人这么一同框,反差更加明显,简直触目惊心。

    众人暗暗地吸一口气,就等着吕雉开口重提天音之事,惩治天命所说的妖妃,借机除掉戚夫人,不死也要她半条命。

    吕雉果然开口了,而且没有请示刘邦,直接看着众人发了话:“天命现示,天音有言,尔等可都听清楚了?”

    这……

    众人不露痕迹地垂了头,别开了视线,谁敢接这个话?

    刘邦脸上的吟吟笑容也有些僵住。

    他伸出手,悄悄去拉吕雉的袖子。

    这么多年夫妻,总有恩情在,老婆会给他这个面子。老刘有这个自信。

    谁知吕雉的袖子一滑,躲开了他。

    这……刘邦的面色又是一僵。

    吕雉笑吟吟地侧头,深深地看了丈夫一眼,然后又朗声对着众人言道:“刚才天命现示,天音有言,称大王为汉高祖,都听到了吧?”

    众人一时迷惑:“……”

    包括刘邦和萧何在内。

    又如何呢?不过是一个好听的尊称罢了,有啥要紧?

    尤其一众仆人,还是更关心王后和戚夫人如何开撕的事儿。

    吕雉暂且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大王自从起事以来,攻城略地的同时,不忘以德服人,如今四海民心,咸来归附,只是大王自谦自抑,依旧遵循旧例,才称为汉王。”

    旁人还没有听出门道,唯独萧何心中灵光一闪,眼神中隐隐发了亮。

    ***

    老婆吕雉被他这样伤害辜负,还当着众人的面夸他捧他,说大王“不忘以德服人”,刘邦的脸居然一点也没红,反而露出了一点志得意满之色。

    他这次倒并非因为脸皮厚,而是因为他知道,老婆并非是故意嘲讽,而是一句真情实话。

    是否有德,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去看、去评判,而是要看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什么样的环境下,跟谁去比。

    刘邦有德,全靠同行衬托得好。

    这就得说到刘邦其人的发迹史,以及他与同行项羽的斗争史。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刘邦人到中年,总算是当上了亭长。

    当上了亭长,就想得到更多,在咸阳左近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马车,他说了一句后来流传千古的话,大丈夫应如是。

    牛皮大话,意淫幻想,刚爽了一下,随后而来的霉运就毫不手软,刘亭长押解犯人,犯人跑路了好几个。

    这可咋办?

    刘邦这时候表现出了真材实料的过人之处。

    首先他当机立断,做出了第一个选择。觉得这条路走到头,人也都会跑光,于是干脆把囚犯都放了。

    一个选择表现出了两点过人之处。

    第一个过人之处,他不光懂得顺应形势不犯倔,还懂得预判形势占到先机,先行选择,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个过人之处,或许是更重要的一个能力,在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他懂得给人好处,成全别人,俗称双赢。

    光是这两条,同行项羽一个都做不到。

    言归正传,当时他对囚犯们说,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得逃命了。

    让他们走,反而不走了,有十来个囚犯说,我们就跟着你混了。

    这是当上大哥的第一步。

    创过业的人都知道,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白手起家,从0到1这一步有多难,那简直是□□,可是刘邦他做到了。这不光是天时地利的事儿,最重要的,是人。

    有第一批小弟了,干点啥呢?

    这时候刘邦做出了第二个选择,表现出了第三个过人之处,胆子大,敢干。

    反正怎么着也是九死一生,干脆赌上一把,加入起义的洪流吧。

    那时候秦朝□□,民不聊生,各地都有起义武装,星星之火,就要成为燎原之势。刘邦夜醉斩白蛇,自称赤帝之子,就这么干起来了。

    然后就经历了与其他起义军的各种相遇、合作、碰撞。

    与张良就是这样相遇,相见恨晚的,与项羽也是这么相见,最终走到不如不见的。

    ***

    项羽的出身比他好的多,是六国之中楚国的贵族后裔,起点也比他高的多,自己英勇善战,还有叔父项梁合作帮手,出手就是实力强大。二人的最初相遇,就是刘邦给项羽当小弟,成为项梁的属下。

    刘邦归了项氏一个多月后,著名人物之一陈胜死亡的消息被证实。

    反抗暴秦的一杆大旗倒下了,其他大旗就有上位的机会和必要,项梁听了范增的建议,拥立了战国时候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仍然叫做楚怀王,这样一来项羽的势力更加强大,在诸侯中有号令天下之威风。刘邦一直韬光养晦,让项羽认为,他是个小弟。

    其实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刘邦有过露出尾巴的机会,也差一点就露了。

    当时反秦的旗帜是被封为义帝的楚怀王。义帝提出,两路军队西征,攻打秦朝的都城咸阳,不论是谁胜利了,都可以称汉中王。

    刘邦胜了,也称了汉中王,看到咸阳的宫殿,就不想走了。

    樊哙来劝,说这才哪到哪儿,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别贪图那么大的东西。

    道理是对的,但是樊哙的劝说没有成功。道理是道理,但是欲望是欲望,白手起家的穷混子见到那么大的富贵奢靡,搁谁谁也不想走。不信看看一千多年后的李自成。

    樊哙不灵,张良又来劝了一遍,成功了,刘邦退出了咸阳,来到了灞下,与当地名士制定了讲究公平公正的基本法,把秦朝的苛刻法令废除。

    这就是吕雉说的,大王不忘以德服人,四海民心,咸来归附。这是刘邦在民众那里得到的风评,并不是虚头巴脑的假话。

    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