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侵入现实: 940-9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游戏侵入现实》 940-960(第11/27页)

便服过来,对起身迎接的赵鹤龄摆摆手,语气萧索的道:“鹤龄,坐。”

    寒暄几句,汇报着皇极殿中的情况,赵鹤龄道:“卫相,大臣们都在串联,和住在南三所的皇子们沟通。拥立之事,您真的不管了?”

    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处理贾环弑君之罪。第二,拥立新帝。按理说,群情激愤,当以第一个问题优先。但,今日卫大学士在皇极殿中公开提出皇位的事。在不自觉中,第二个问题便优先了。

    因为,朝堂衮衮诸公都看得明白,贾环军权在手,根本无法定罪。朝堂内部,有人想和贾环拼个鱼死网破,有人则是建议等待来日。意见根本无法统一。

    卫弘冷笑道:“老夫出这个头,有何好处?赞成廷推出的人选,贾子玉会同意?他都内定燕王了。同意燕王,百官会同意?只怕全部都要骂我误国,拿我和贾子玉的私交说事。”

    赵鹤龄尴尬的一笑。确实会这样。其实,都知道新帝的人选其实要贾环同意。据闻,已经有人决定暗中刺杀贾环。比如,汉王府的一些人。

    卫弘喝着茶,叹口气,道:“鹤龄,这是一个政治游戏。你看得透功名利禄,可以辞官不做。参悟不透,那就忍着贾环吧。”

    赵鹤龄听出点味道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卫相,你的意思是……”不是他以小人之心揣度,他是真的觉得朝堂中有人在配合贾环行事。弑君的名声难听,但和贾环合作的利益有多大?

    他其实和贾府关系不错的。

    卫弘郁闷且不满的道:“雍治天子杀闻道书院诸书生,确实没道理。如今这局势,贾环将天子杀都杀了。老夫还能如何?发动百官执意和他对抗,最终是什么结果?”

    贾环肯定不会束手就擒。闹起来,那就只有杀人。届时,政局动荡,天下大乱,他当这个历史罪人吗?

    上午时,贾环在西苑和他谈过。他为宰辅,天子死后稳定局面是他的职责。既然贾环没有篡位的意图,他内心里觉得贾环比汉王那些人靠谱。

    所以,他配合贾环抛出“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议题,刻意突出齐驰的地位。

    但也仅此而已。就像他训斥施世俊的,你要能把贾环杀了,是你的本事,我肯定不拦着。贾环当着他的面杀雍治皇帝,他内心中很不满。

    赵鹤龄轻轻的点头,“卫相说的是。”

    身居庙堂之高,谁会因为情绪,而去做某一件事?都是要算算利益得失的。现在的形势很明显,和贾环对抗没有好结果。贾环愿意给梯子,还是有人愿意下来。当然,也有人选择和贾环死磕。

    他突然有点明白今日皇极殿外怎么回事。

    当钟声响起时,百官汇聚皇极殿中,就意味着权力汇聚在此。卫相无意出头,那权力就下发给七卿、“廷议”。这给了贾环可操作的空间。

    贾环等在皇极殿外,是为了当靶子。第一,百官们的仇恨,目光都吸引在贾环身上,实则是暗渡陈仓。合作对象,只怕包括北静王、齐驰。

    贾环现在出面拥立燕王,百官必然反对!但,若是廷议选出来的呢?百官如何?怕是要被分化吧!就像卫相说的,看得透名利的,辞官。看不透,那就忍着。

    第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百官今日在皇极殿外质问贾环,一些话,讲的比较透。贾环两手都硬:给百官发泄的机会、途径(堵他),同时震慑(宁镀)。

    掀起第二次攻击贾环的舆论,将会在何时?若是帝位定下来,届时,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949章 廷推

    一弯新月缓缓的走至正中,春风在夜幕下吹拂过皇城的重檐。夜色下的街道中,一名奴仆纵马狂奔,打破夜中的平静。如赵尚书拜访卫大学士一般,在宵禁来临前,京城的各种力量,正在抓紧时间串联。

    为推选帝位人选沟通、利益交换;同样的,亦有人为如何处置贾环而奔走、呐喊。这当前京中的两个核心议题。

    以汉王府为首的保皇势力,衰落的新武勋集团,中立的成国公,以费状元为首的清流们,华党,宋党,卫系……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诉求。

    月华如水,柔和的洒落在京城中。帝位空悬一日后,在这静谧的夜晚中,正呈现着权力更迭时的乱象!阴谋、暗杀如同蛛网一般交织,如同阴影笼罩在京中各处。

    昨夜贾环起兵,京中局势山崩地裂,如同火山迸发,熔岩奔涌而下,带着毁灭、鲜血。这是贾环的愤怒、复仇!但,就像是一场大戏的高潮结束,余波震荡不止。

    京中当前正处在这样的时间段中。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白天皇极殿内外贾环谋划后,这种乱象,并没有偏离航道,将会安定下来。

    ……

    ……

    皇城,皇极殿东侧南三所,约晚上九时许,各处屋舍中灯火通明。宋王、卫王、燕王等二十多位皇子现居住在此。行过冠礼的成年皇子有二十位。

    南三所,分西所、中所、东所。原为东宫所在。名:慈庆宫。但七年前,前太子叛乱后,这里便没住人。后雍治天子改名:南三所。住在这里的政治意义非同小可。

    在朝臣们的眼中,这里住的都是大周皇位的候选者。而如最年长的宋王,暗自里心中更是激动难言。西所之中,时年三十岁的宋王,在书桌边读着《春秋》。

    他读《春秋》,有寓意,但只是装个样子,心思不在书本上。他此刻,心潮澎湃!

    他内心深处对皇位有着野望!在他看来,今日贾环在皇极殿外被翰林侍讲费敏政带着百官骂走,这是文官们的胜利!而他此时是皇长子。他可以登基吗?

    “老许,你进来。”宋王低声将他的贴身太监叫进来。

    ……

    ……

    中所。简朴的卧室中,燕王宁淅一身孝服,坐在交椅上,和来探望他的贾贵妃说着话。

    正房的卧室中,东西两排粗壮的白蜡,燃烧着。将室内照的灯火通明。桌几边,贾元春一身孝服,杏目桃腮。抱琴、黎威、冯瑾等太监、宫女侍奉在侧。

    夜晚时分,燕王等皇子从皇极殿中回来,到南三所稍作休息。燕王因元妃执掌六宫的缘故,居住在最为瞩目的中所。他的一个小太监在试茶水时被毒死。

    贾元春柔声安抚着燕王的情绪,叮嘱着众太监们,看着明显受到刺激的宁淅,想一想,轻声道:“淅哥儿,皇宫里往日便乱。何况现在?你师父戌初时分,在宣武门还遭到刺杀……”

    “啊……”宁淅惊的站起来,问道:“姨娘,先生他没事吧?”即便他现在心中慌乱,但还是关心着先生的安危。他早前没有出宫时,因母亲、先生的缘故,就得到贵妃的照顾。他的婚礼是贵妃作为长辈操持的。

    元春轻轻的摇头,“你师父他没事。淅哥儿,会过去的!”

    会过去吗?她并不知道。或许,结果并不会很好。或许,会是如三弟弟的意。她大仇已报,便是死,也没什么。

    元春细致的交代宁淅的起居后,将她的大太监黎威留下来。这才离开。

    夜色中,南三所中所里的灯光点点,那点点灯光,似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