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卷王十四爷: 20、热闹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之卷王十四爷》 20、热闹(第1/2页)

    “姑娘叫住咱家,可是要带话进宫?”梁向边走边问。

    完颜熙几乎小跑才能跟上他:“不是,我就想问问照儿在宫里过得可好?有没有人欺负她?还有……她什么时候能回家?”

    问题还真不少,梁向耐着性子一个一个回答:“照儿小姐在宫里过得很好,她如今是格格,宫里的奴才没人敢欺负她。”

    “至于回家嘛……这辈子恐怕都回不来了。”

    梁向看向完颜熙,只见她眼圈红红,鼻尖也被风吹红了,可怜得紧。

    他刻意放慢脚步,适应着完颜熙的步子:“照儿小姐入宫是好事,她升得越高,你们母女在完颜家的生活就会越好,你不高兴,怎么还哭上了?”

    道理完颜熙都懂,可她就是想照儿。

    不想在外人面前哭,完颜熙掏出帕子给自己擦眼泪:“劳烦大人给照儿带句话,就说我们都好,让她不要记挂。她……她若是在宫里受了委屈,就回家来,别太苦了自己。”

    就算她是格格,宫里的奴才不敢欺负她,那主子呢?

    受委屈是一定的。

    这才是真正的亲人吧,不像完颜罗察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仕途,根本不管侄女在宫里的死活。梁向点头,余光瞥见完颜熙手里攥着的帕子,面料很普通,倒是上面所绣的一丛修竹格外别致。

    他虽然不是什么君子,却也格外爱竹:“可照儿小姐并不知道咱家到府上来,咱家无凭无据带话回去……”

    完颜熙似乎早有准备,利落褪下腕上的一只白玉镯:“这个不值什么钱,大人别嫌弃才好。”

    以为他想要好处?梁向一时无语,趁着递镯子的空儿,抽了完颜熙手上的帕子过来,攥在掌中:“白玉镯子就算了,咱家瞧不上,拿你一条手绢回去做信物吧。”

    “多谢大人。”完颜熙并没深想,只觉得自己遇到了好心人。

    可能是刚擦过眼泪,帕子湿漉漉的,把梁向的掌心都濡湿了:“你叫什么名字?”

    “嗯?”完颜熙有点反应不过来。

    梁向解释:“咱家给照儿小姐带话过去,万一照儿小姐问起,咱家得知道是替谁带的话吧。”

    完颜熙“哦”了一声:“小女复姓完颜,单字名熙。”

    “溪流的溪?”

    “熙熙攘攘的熙。”

    “好名字。”

    梁向脚步没停,越过完颜熙:“垂花门到了,熙儿小姐便送到这里吧,你要带的话咱家自会带到,后会……有期。”

    梁向的身影消失在垂花门外,完颜熙后知后觉地红了脸,问身边伺候的:“他刚刚叫我什么?”

    小丫鬟讷讷回答:“熙儿小姐啊,怎么了?”

    这位大人喊三小姐照儿小姐,喊大小姐熙儿小姐,没毛病啊。

    梁向骑在马上,本来还觉得天儿太冷懒得出宫,从完颜府出来,只觉天朗气清,冷是冷了点,人更精神了。

    那绣了一丛修竹的帕子还攥在他手心里,上面的湿意已经被他温暖的手掌烘干了,又轻又软,就像小姑娘白细的指尖。

    梁向觉得自己大约是疯了,他一个太监居然对官家小姐动了心思,有了非分之想。

    他仰头望天,闭上眼,攥着帕子的手指一根一根松开,就在帕子即将掉出手掌的瞬间倏然收紧。

    到底是姑娘家的贴身之物,掉在街上总是不好,还是拿回宫交给她妹妹吧。

    回到皇宫,梁向先到乾清宫向梁九功复命,而后去了永和宫。

    永和宫此时别提多热闹了,德妃正笑吟吟待客,过来串门的客人有宜妃、荣妃、敏嫔、袁贵人,连卧病多日的皇贵妃都来凑热闹了。

    “听说昨日上朝无事,皇上在朝会上讲起了育儿经。”宜妃站起身,挺胸抬头学着康熙的语气,“论起养儿子,你们谁也不及朕。朕的太子十几岁儒家经典倒背如流,朕的大阿哥六岁学骑射,围猎年年拔头筹,朕最小的儿子才出满月,已经能抬头看人了!”

    “皇上夸太子夸大阿哥都是老生常谈,朝臣们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倒是十四阿哥才出满月会抬头这事是第一次听说,朝臣们无不惊讶,纷纷跪下说天降贵子,天佑大清。”

    宜妃说得绘声绘色,德妃心中暗暗叫苦。不管皇上是否真的在朝会上提到过十四,宜妃故意把十四与太子、大阿哥相提并论,就是居心不良。

    太子是什么人,那可是赫舍里皇后拼了性命生下的孩子,也是皇上唯一的嫡子,周岁便是太子。

    大阿哥也不平凡,不但是皇长子,还是皇上登基之后平安长大的第一个孩子。

    拿十四跟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等于把十四架在火上烤。

    当初六阿哥若不是过早显露出天资,过目不忘,被皇上赐名胤祚,又怎会招人嫉恨,被害夭折。

    教训过于惨痛,由不得德妃不多想。

    想着环顾左右,敏嫔和袁贵人还好,荣妃脸上的笑意仿佛浅了几分,皇贵妃竟然听得有些不耐烦。

    德妃赶紧自谦:“十四抬头也抬不稳,十次竟有九次不成功。”

    宜妃反驳:“便是有一次成功,那也是学会抬头了呀。宫里这么多孩子,十四可是最早的一个。”

    “早抬头有早抬头的好,晚抬头也有晚抬头的好。”皇贵妃终于忍无可忍,“本宫记得三阿哥抬头就晚,三个多月才能抬,可抬起来稳稳当当。”

    荣妃起身称是,柔柔开口:“臣妾记得四阿哥抬头也晚,学会的时候比三阿哥还稳当呢。”

    皇贵妃这才笑了笑,德妃终于松了口气,宜妃不爱听了:“早也有早的好,大阿哥是四十几天抬的头,之后翻身走路都比一般孩子学得快,骑射也练得早,连皇上都说大阿哥可上战场立军功了。”

    德妃刚刚松出去的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果然皇贵妃皮笑肉不笑地道:“那又如何,太子还是太子。”

    “……”

    荣妃笑着打圆场:“臣妾听说十四阿哥这抬头是练出来的,也不知是怎么练的。”

    袁贵人与荣妃同住钟粹宫,听荣妃说到这里,忙跟着附和:“十四格格只比十四阿哥小了两日,到今天也没学会抬头。荣妃娘娘听说十四阿哥抬头是有人教的,便让嫔妾把十四格格抱来,想跟着学一学练一练。”

    十四格格是袁贵人所生,因其位份太低,没有资格抚养便抱给了一宫主位荣妃来养。

    表面说是荣妃抚养,两人合住一宫,更多时候还是袁贵人亲自照看。

    让德妃羡慕不已。

    当初四阿哥抱给皇贵妃的时候,皇贵妃还只是贵妃,要不是贵妃喜静,拒绝了她的合住请求,她何至于与四阿哥如此生分。

    宜妃刚在皇贵妃面前讨了没趣儿,不好再多言,只拿眼看敏嫔。

    敏嫔之前还是贵人的时候,就随宜妃住在翊坤宫。她生下十三阿哥本来应该抱给一宫主位宜妃抚养,谁知皇上却把十三阿哥抱给了德妃,说是要慰藉德妃的丧子之痛。

    转过年她又生下了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