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六零年代好好生活》 60-80(第13/38页)
省了麻烦。
“哎呀,理是这个理,就是这老远的,数你劲大!”
张大红走了,范亚娟也拿了一捆青菜黄瓜豆角给王桂花。
又提了个篮子给大太婆和二太婆送了一捆,连着特意买给两个老人的两包特色点心和鸡蛋糕,两双黄球鞋和黑袜子,两个侄儿的袜子和毛巾。
堂嫂黄秋女拉着范亚娟的手不让走,一个劲儿的说范亚娟以后享福的云云。
大太婆笑呵呵的试穿着34码的球鞋,鞋还是有点大,得后根儿上绑个带子。
“娟,东林一天部队是忙啥呢?”大太婆看不下去了给范亚娟解围道。
“婆,劳你挂念了,东林一天练兵呢,反正忙得很,我一天到晚就吃饭的时候能见他一面。”相比而言,范亚娟更喜欢和老人说说话。
“他那个人,有啥事也不给我说,部队有些事也需要保密,他也不能说”
黄秋女吊梢眉弯了弯,舔了舔嘴唇,嘴巴上说着,“你们婆孙说话,我去做饭,亚娟今天我家吃饭啊。”
“不了不了,我也要给孩子们做饭呢。”范亚娟觉得堂嫂这个是逐客令。
等范亚娟一走,生亮和玉凤屋里出来跟老太太要鸡蛋糕。
老太太乐呵呵给一人一个,自己舍不得吃取了半个,给孩子一个让给孙媳妇秋女送过去。
范亚娟送的菜和吃的穿的二太婆一人独享,老人家正坡里挖了根面洗着呢。
“亚娟,等晚上让大毛三毛来吃根面。”
“好啊。”范亚娟嘴上答应着,回家跟大毛谁都没说。
范亚娟用包袱包好给娘家的布料鞋袜吃食放好,其他的整理好一个个放到柜子里。
球鞋大小都是按照各人的脚买的,大毛三个一人两双,范亚娟特意给王奶奶也买了一双球鞋和毛巾,傍晚时让二毛给连点心一起送过去。
范亚娟在家休息了一天,大毛三个上学,她也跟着下玉米地除草挣工分了。
每个人见了她都笑着打招呼。
范亚娟趁空做衣服,先花了两天做的大红和她对象的衣裳。
大红的衣裳做了一套,范亚娟还给她一块花布让做双布鞋,一起搭配,没收手工费。
大红对象做了一身板正的中山装,布料是她的,布料9块1毛钱,上衣1块钱裤子6毛钱手工费一共一块六毛,范亚娟一共收了他们10块钱。
可能看过大红对象的衣服,附近村想结婚的一对新人也来找范亚娟看布料,男的看上深灰色双面卡布料,爽快订了一身中山装,女的犹豫再三也订了一件相同布料的上衣和一条黑裤子。
范亚军听说二毛一家回来了,领着菊花和小花来玩,正好,范亚娟跟着他们回了一趟娘家,把给大人的衣裳吃食一些用的都送过去。
等范亚娟一走,范亚军就被范老头打了一顿。
范老太太赶忙打发范亚东送来半扇獾肉,五只风干的椒盐野鸡和两只腊兔。
二毛三毛过上天天早起上学的日子,范亚娟每天下地,现在每个月做22天工就够了,业余时间范亚娟都关在屋里赶制村里订的衣服。
范亚娟忙的时候,还要王桂花帮忙做饭。
农历五月初,大片的麦子成熟,从低处一直黄到山顶,水泉村的全体村民集体出动,以家庭为分组一片片的责任到人,开始抢收麦子。
大毛二毛三毛每人一个草帽,从早上割麦到中午,再背麦子,数麦捆记工分,三个人平均能挣6个工分,范亚娟8个工分,一家人一天就能挣26个工分。
张大红看三毛都能挣5个工分,又想打王生金,又看到两个女儿汗流浃背,心里越不是滋味。
李桂芝消极怠工,王东辉也不管她,领着生才和玉花另起一块割,玉花早回去一个小时准备一家人的饭菜。
王桂花和王大河老两口一组,镰刀挥舞的擦擦擦,一会儿一片麦田就光杆了,王大河晚上背麦,王东辉和王东智背了自己割的就来给他帮忙,两口子一天能挣18个工分。
三湾、谭爱湾开荒的时候,收那么多洋芋的时候,人们都很高兴,可太阳爆晒的大夏天从这么远的地方背麦回去,是男人也得脱层皮。
尤其三百多亩今年都种的冬麦。
麦子还不能黄过,黄过了会掉麦穗,低处的割完,老队长组织所有人这两块地割,割着割着就黄过了,便宜了二毛三毛这些捡麦穗的孩子。
碾场的人碾场开始,每天扬场,装粮食,实在没地方装了,老队长组织开始分粮。
老队长起先还留着好粮食准备交粮,可等三湾、谭爱湾麦子碾出来发现颗粒更饱满更好,就把留下的都给大家分了。
忙忙碌碌一个多月,今年的麦收任务圆满超额完成。
按照劳5人口5的分配方式,二毛家四口人分得了300斤麦子,平均一个人八十多斤,爷爷奶奶两个人分了600斤,老两口天天吃白面都够了。
水泉村每个人晒得黝黑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老队长组织大家开了丰收庆祝会,说今年风调雨顺,明年也能是这么好的收成。
“我们村是时候组织一场社火了,老爷子,今年你们吃饱了饭,过年,怕要将所有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教教年轻人呐!”
二毛一听耍社火,就知道今年过年有热闹看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考试,7月1号二毛抱着新鲜出炉的四年级镇上中心小学录取的通假书,看着屋里叠起的几麻袋粮食,想得是啥时候村里能通电,买一台电磨,电磨不仅磨面快,还可以麸皮和白面分开,她就能吃上正宗的白面。
“二毛,快点,玉米地挖洋芋开始了,今年洋芋个头大,早早地挖回来免得虫害。”玉梅玉娇背着背篼在院子里叫人。
二毛把给妈妈和三毛准备的水放到背篼里,赶紧跟着两个姐姐跑。
玉米地里挖洋芋,其实孩子要占优势,他们个子矮,被玉米叶划到机会要小,一窝窝的洋芋在两株玉米之间,有的在玉米根,老人们其实不大喜欢这种套种的新式种地方法,觉得挖洋芋会伤着玉米根影响玉米结穗。
二毛跟玉梅玉娇三个一块地,挖了不一会儿背篼就满了,便满地找大毛三毛和妈妈。
听着三毛在老高的地方答应,二毛喊他自己过来拿水,找个地方坐下歇气。
二毛下午挖了4背篼洋芋,记了2个工分,先回家做晚饭,等吃饭的时候,她代表家里来领分配的洋芋,李会计给他们家分的洋芋个头不大不小,中等个儿好洋芋。
二毛坐下看着洋芋没多久,大毛三毛背了背篼把洋芋捡起往回背,今年洋芋没去年的多,他们家也分到五百斤,够一年吃的了。
8月30号,二毛三毛开学了,范亚娟领着两个小家伙到镇上报名,得到个出乎意外的好消息,今年大毛可以直接在镇上读初中了,等上高中要考上一中就进县城读,没考上一中考上二中就到二中读距离自家镇有50里公路。
“我就说大毛怎么迟迟不见通知开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