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何不带吴钩: 27、若即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公主何不带吴钩》 27、若即(第2/2页)

事已停,并非抄家灭族之罪,大理寺与之陈明罪状论罪降罚,他便心生惧意,自尽而亡。”

    “待仵作查清了张舍人死因,太子殿下再出此言不迟!”荣相举着笏板朝皇帝缓缓作了个揖,沉声道,“陛下,此案关系重大,牵涉到西北军粮草,幕后之人居心叵测,宜彻查有司,揪出危害社稷之人,严加惩处,以保边境太平,以护我大梁疆土与百姓。”

    他语气平稳,声线低沉,却字字有分量地落于众人耳中,叫殿内百官皆沉默了下来。

    太子咬牙,未再接话,紧盯着上首的皇帝,静待其发话。

    此间,居文臣队列中后位的鸿胪寺卿虽与诏书一案不沾边,却一直惨白着脸旁观这场纷争,几度欲言又止。

    皇帝似是瞧出了他的为难,忽而下问道:“刘卿有本要奏?可是与吐蕃的和谈有了进展?”

    鸿胪寺卿刘滔一惊,忙不迭举着笏板出列:“启禀陛下,臣确有本要奏。”

    他话才刚出口,又有些支吾起来:“……陛下有所不知,此次吐蕃出使我大梁,其赞普也在使团之中,亲至大梁。昨日晌午陛下和亲圣旨一下,次仁赞接了旨,今晨却又临时反悔变卦,将圣旨退还给了鸿胪寺。据言,吐蕃赞普昨日于马球场中巧遇幸安公主,对公主一见倾心,此次和亲非幸安公主不可……话里话外还指责我大梁并无诚意,鱼目混珠……”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太子猛地抬头道:“胡吣!昨日幸安一直坐于看台,从不曾离席,何来巧遇!何况幸安已与李相公嫡孙李六郎定亲,已过了定,不日便成婚,一女岂能许二郎?”

    皇帝似是头疼不已,掐着眉心,一锤定音:“既如此,便换成瑞安罢。”

    此话落下,百官各自交换眼神,窃窃私语。

    谢青崖瞠目,满殿或学富五车或战功累累的文武百官竟无一人对此有异议。

    皇帝四下睨了几眼,再次出言道:“至于张舍人一案,便由太子将功补过,彻查此案。和亲的诏书由中书省重新草拟,今日晌午之前呈至御前。”

    谢青崖脑中嗡嗡作响,恍惚又听见靖安公主在他耳旁问——

    “若我现下再让你去庭州,你去否?”

    眼见着宦官张嘴欲高喝退朝,他疾步出列,出言辩驳,掷地有声:“陛下!吐蕃气焰嚣张,欺人太甚,如何能忍?”

    “臣请命率十万大军北上,攻打吐蕃!”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