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贞观君臣[历史直播]: 11、第二个视频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开局盘点贞观君臣[历史直播]》 11、第二个视频(第1/2页)

    两仪殿里,沉默的不仅仅是皇帝。

    太上皇李渊放下手中要砸的乐器,尉迟敬德松开了鸿胪卿李道宗的头发,劝架的淮安王李神通见状也不扯他的袖子,大家恢复了君臣和谐。

    自然灾害与君主的德行能力密不可分,如果贞观一朝有接连不断的灾害,那说明上天降下警告,何以能成就盛世局面?

    李渊同皇帝的关系较六月初已经和缓许多,虽然这种天灾让人不可避免想到了玄武门,但他试图给儿子找一个台阶,勉强道:“能被称为治世,还有何可担忧的呢?”

    天幕都不说他有武德之治!

    李世民从失落中回神:“阿爷说的是。”

    依照朝廷现在对自然天文的掌握,也只能大概推算出一些地方今年的趋势,唐制下的救灾防灾机制已经较前朝更为完备,可是否能应对接连不断的天灾,即便天幕能够肯定,他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嗨喽大家好,小圆回来啦!”

    “喜欢初唐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在贞观初年、突厥舞王归唐之后,大唐霸主的地位基本,李世民被四夷君长尊奉为天可汗,那句‘愿为大唐皇帝上尊号,名曰天可汗’,更是无数次出现在李二凤个人剪辑里。

    而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唐僧自报家门屡次提及的‘贫僧来自东土大唐’、以及各小国国王听到皇帝李世民名号后的前倨后恭,堪称古代打脸爽文,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繁荣鼎盛的一个时期,唐的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

    从依托黄河流域兴起,华夏就是农业大国,较其他文明古国更早掌握了精耕细作的方法,但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为破坏,我们可以看到,仅是有唐一代,折算之后,可以称之为十年六旱,两年一涝,不仅次数多,而且范围广,唐中后期地震频发,沙尘黄雾不计其数,期间唐对外对内又有多次战争,我们最熟悉的明代小冰河期是第四次,再上一次就是唐代末年。

    囿于时代,封建时期似乎不论中外,都会将自然灾害与君主德行或者宗教挂钩,当然封建迷信不可取,自然灾害本身就有它的规律,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周期率也不可抗衡,两者往往相伴出现,每一次小冰河期造成的人口锐减和饥荒动乱都是十分可怕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只让人口锐减一半,还是因为优秀抗旱耐寒作物的大量种植,养活了无数饥民。”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深知人力难以抗衡自然,却没想到能有如此恐怖。

    和平时期要鼓励生育、增加户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天幕却认为,上天直接让这片土地上消失了一半人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那到了李唐末年,还会出现汉末至隋时的可怕动乱,削减更多人口吗?

    天意就是要一个又一个朝代灭亡又兴起,尽管从始皇起便有万世之梦,可说到如今,也没有哪个皇帝能真正千秋万代。

    不过所谓小冰河已经是不知道第几代子孙的事情,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天幕所说到的优秀作物与历史周期率是什么?

    就算自然不可抗衡,然而农耕与朝政仍然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如果能尽早找到这种优越作物,那当然能救活更多的人。

    “一个平庸或者能力不足的统治者在平和守成时期完全可以躺平摆烂,但是在这种灾害频发的关键点,很容易暴露初更多的缺点,而在灾难频发的初唐时代,即便面对如此艰难的开局,李世民依旧完成了征服东突厥、成为天可汗,缔造贞观盛世,并在晚年远征辽东的壮举。

    可能很多人一提到贞观之治,就会举例贞观时期米贱伤农,隋朝不仅留下了大运河,还为李家留下来起码可以支撑五十年的粮食,而我们用来衡量国家发展的户数人口,唐朝人口即便到了永徽年间也远不如开皇时期,因此贞观之治时不时就被拿出来质疑,是否躺在隋朝的旧本上吃红利,也有人戏称李唐是吃亲戚绝户。”

    李世民一惊,隋帝亡国被嘲,太上皇、他还有承乾干了三代,被后人嘲讽还不如杨广?

    当年隋的仓库里居然还有这么优秀的粮食作物,他怎么不知道!

    大唐的开国之君和治世之君相视一眼,这对父子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受伤。

    但这下与宴的臣子也有点不淡定,米贱对农人而言不算好事,但说得好像米贵和农人有多大关系似的,不考虑往长安的运粮成本吗?

    陛下拿了隋朝的皇位怎么了,他再怎么开皇辉煌,不也是抢女婿外孙的江山,把女儿从太后变成公主,大家本来就都是这样过来的,夺权的事情,能说吃绝户吗?

    周朝末年是什么模样,隋朝末年又是什么模样,杨广就是再怎么足智多谋,事实就是他拿着丰厚家底,用了十三年变成亡国之君,而且还被曾经的属国打得落荒而逃。

    李世民仰头,天幕的画面已经从一个面容慈善的白和尚与一个猴相人身的雷公嘴怪物转到了一长列滚动的文字上,似乎是贞观一朝的大事记录。

    【贞观元年春,河北大旱,夏,山东大旱,秋,关中水灾,八月,三省遭霜。】

    (暴雨致灾,大雨冲入皇宫)

    【小贴士:受灾地区为唐主要粮食产区,因此爆发饥荒】

    【贞观二年春夏,关内大旱,蝗灾遍地,赤地千里,同年八月,河南河北遭霜。】

    【括弧:关内为唐朝人口稠密区】

    【贞观三年,再度大旱,数地蝗灾,九州水灾,北疆霜害。】

    【贞观四年,大旱】

    【红字注释:上为在突厥灭亡前,唐有记录的自然灾害】

    ……

    【贞观七年,京师地震】

    ……

    【中后期六次鼠害及传播性大疫】

    (温馨提示,患者皮肤溃烂,传染性极强)

    ……

    记录天幕语言的已经不仅仅是房玄龄一人,秦王府旧记室等全部就近伏案写作,内侍们将大殿中间摆满案几,哪怕看不懂文字,也照着画完,比对之后记录下来。

    对于负责防灾救灾的臣子来说,有利也有弊,这不就是上天提前预警,给他们留下喘息之机?

    可光是看着这些文字,李世民都感到窒息。

    这只是他不能理解和操控的自然而已,然而他面对的何止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李渊忽然觉得自己当太上皇,余生只为李唐皇室开枝散叶也没什么不好。

    这种局面搁他身上,不要说保住帝王晚节,唐一代而亡,说到底也不是没有可能。

    天幕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继续道:“小伙伴们对皇帝游戏肯定不陌生,但一般来说哪怕不开地狱模式,普通君主模式也会经常因为各种意外造成死亡和昏君评价,游戏能重开,但现实却不行,事实上唐当时所面对的困境远比游戏设置的复杂,但是李世民打出来的结局却出人意料。”

    可是白光一闪,画面又转到了另一段滚动的文字上。

    【各朝代部分地区米价节选对比】(统一折算之后)

    【西汉早中期:约1.6文/斤】(文帝至宣帝,元帝后开始翻倍)

    【东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