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40-1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40-150(第13/35页)



    “那你把咱狄嘀嘀带上吧,咱们一人带一个,让闺女去见见世面。”

    狄思科帮狄谨言同志争取福利。

    于童却半点不动摇:“家属里也包括孩子,明天就是成年女性的聚会,不带老公也不带孩子,懂了吧?”

    懂了。

    所以,被女同志们抛弃的爷仨,在次日大清早就开车下乡了,顺便还带上了“不让出门就作妖”的两只狗子。

    狄思科的目的地是莲花乡,据说是全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乡,主要以蔬菜和瓜果为主。

    乡里有个富户还很前卫地开了一个采摘园,城里人进了那个园子可以随便采摘,按斤称重。

    因着带了孩子和狗,狄思科想去个有趣味性的地方,就选中了这个采摘园。

    不过,他是第一次来莲花乡,对路况不熟悉,进岔路口的时候,好像选错了路。

    比预计时间多跑了半个小时,愣是没找到那个采摘园。

    “爸爸,我想尿尿!”俩孩子早上喝了一大碗牛奶,在车上挺了这么久已经是极限了。

    狄思科怕他们尿到车上,赶紧将车停在了土路边,带他们去上厕所。

    狄嘀嘀从没在荒郊野外方便过,提溜着短裤不肯就地解决。

    被亲爹好说歹说,才在一棵大树后面解决了人生大事。

    等着爷仨磨磨蹭蹭回到车上时,却发现胖大胖二不见了踪影。

    狄思科:“……”

    他下车的时候应该关门了呀,那俩狗子怎么出去的?

    俩狗子要是走丢了,被人抓去吃狗肉就完蛋了!

    爷仨也顾不上去采摘园了,先找狗吧!

    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土路上喊了大半天,狄嘀嘀喊得小嗓子都快破音了,才终于听见有个戴草帽的老爷子问:“你们是找狗的吗?”

    “大爷,您见到我家狗了?”

    “不知道是不是你家的狗,反正我在西瓜地里看到了两只黑白的长毛狗,正围着我家西瓜乱嗅呢!”

    三人跟着大爷去了西瓜地,果然见到那两只不争气的狗子正围着一个西瓜乱转呢。

    狄思科喊了几嗓子,他俩就是不肯动地方。

    显见是不给吃瓜就不离开的。

    狄思科无法,只好掏钱买了一个西瓜。

    大爷摆摆手说:“一个西瓜不值钱,你们拿去吃吧!”

    狄思科还是执意将钱塞了过去,借用大爷的刀把西瓜切了,喂给馋得直淌哈喇子的胖大胖二。

    吃西瓜的工夫,狄思科跟大爷打听,“听说莲花乡有个采摘园,您知道怎么走吗?”

    “那还远着呢,你们得顺着这条路原路返回……”大爷详细讲解了行车路线,又问,“你们去采摘园干嘛的?买菜啊?”

    “差不多吧,想带孩子去菜地里见识见识,现在的孩子都没机会体验农村生活了。”

    “那采摘园没什么意思,我去看过,就是盖个塑料棚子,给每人发个筐子,东西太贵了,骗城里人的。”

    狄思科笑道:“价格还行吧,跟城里菜市场的差不多。”

    “跟城里菜市场差不多还不贵啊?他种的那些东西,我家都有,”老头瞅瞅竖着耳朵听他说话的两个孩子,大方道,“你们要是想摘菜可以去我家的菜地摘,不收钱。”

    车子阴差阳错开到这里,双方遇上就是缘分,狄思科便带着一长串累赘,跟去了大爷家的菜地。

    “这么大一片都是您家的啊?”

    大爷话里有点得意:“可不嘛,我儿子跟村里承包的。你们随便摘吧,反正吃不完也是烂在地里。”

    狄思科跟大爷借了两个篮子,哄着孩子们去地里摘豆角。

    他一边看着孩子,一边问:“您家地里有这么多菜,可以往城里的菜市场和副食品商店送啊,怎么会烂在地里?”

    大爷将耳后夹着的烟卷儿拿下来,点燃说:“城里的菜都是集中供应的,像那菜市场和商店是跟一些乡镇签了订货协议的,就只从固定的几个乡买菜,我们乡没跟人家签上。”

    “咱们莲花乡在全区都算是物产丰富的,瓜果蔬菜的种类这么多,居然没签上供应合同?”狄思科面露惊讶。

    大爷自家就是种菜的,对这些事也算门儿清,“咱莲花乡种的品种多,但也种的分散。收货的人不乐意往下面的村子里跑。”

    狄思科问:“乡里就没想点办法卖菜吗?现在国家在搞’菜篮子工程‘,城市居民的副食品供应是大问题,莲花乡蔬菜瓜果的种植面积这么大,应该借着’菜篮子工程‘的东风,把菜卖到城里去呀!”

    “哈哈,咱这点面积算什么呀,您是没去十八里店乡看过,那才是真的大呢!人家那边规划的好,刚改革开放就开始种菜了。咱莲花乡虽然也一直种菜,但没人家专业,真是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呀!您去十八里店看看就知道了,那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

    狄思科知道十八里店,报纸上经常报道,确实如大爷所说,发展蔬菜种植比较早,现在是全市五大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他在心里记下了十八里店,打算之后找时间去见识见识。

    “那您家种这么多菜,总不能全都烂在地里吧?平时都卖给谁啊?”

    大爷吸了口烟说:“有私营老板来村里拉菜,不过他们不给国营单位供货,只分销给街边的流动商贩。跟这些老板做生意有一点不好,就是爱压价,而且不稳定。这个月地里的菜大批长成了,他们又不来拉菜了!我儿子怕把菜烂在地里,已经去外地找销路了。”

    大爷家的菜确实种得多,打眼一瞧,一片绿油油的。

    狄思科带着两个孩子,在菜地里忙碌了大半天,摘了六大筐蔬菜和水果。

    比照着采摘园的价格,给了大爷三百块钱。

    大爷觉得钱给多了,又送了他们五个大西瓜和半筐子香瓜。

    三人两犬返城时,车子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狄思科顺路去大哥二哥家送了些刚摘的蔬菜。

    也给老丈人丈母娘和于爷爷家各送了一份。

    每去一家狄嘀嘀和狄嘀嗒都要不客气地上桌吃顿饭,即使不吃饭也得吃点零嘴,等他俩回到自家时,肚子被撑得跟西瓜似的。

    狄思科这个临时监护人,又遭到了老妈和媳妇的白眼。

    *

    再次上班后,狄思科让人找了“菜篮子工程”的相关资料来研读。

    他觉得经合办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据他所知,市经委和区经委都没做过跟“菜篮子工程”有关的项目。

    目前能与这个项目贴上边儿的只有各乡镇政府、农委,以及市商业局。

    其他经济部门并没有系统地做过这个项目。

    尽管买菜卖菜这点事似乎不是什么大项目,促进的也只是农户与各区商业单位的合作。

    但这个项目有个很大的优点——国家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