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当炮灰有了金手指: 不学习就送命: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当炮灰有了金手指》 不学习就送命:完结(第12/28页)

她跟着香菱去了。

    待到回了香菱住的广明院,封氏这才摸了摸香菱眉间的胭脂痣,抱着她一通痛哭:“我的儿啊,为娘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的面儿了,天可怜见,叫我们母女还有重逢的一日!”

    香菱也跟着垂泪,她早就从王熙凤那处,知晓了封氏这些年的艰辛。看着和邢夫人年纪差不多,却老迈如贾母一般的封氏,香菱的眼泪便难以止住,又想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心中更是难过。

    母女俩好一番痛哭,半晌才被身边的丫鬟给劝住了。

    等到心情平复下来后,封氏揽了香菱入怀,细细的询问她这些年的遭遇,又免不了几番落泪心疼。

    罢了,封氏才问道:“我们承了琏二奶奶的大恩,只不知道该如何回报才好,我眼看着他家是什么都不缺的,只咱们却还要尽一份心。”

    香菱笑道:“母亲说的很是,二奶奶对我极好,连着老太太和府中诸位妹妹都是极和善的人,我在这府里一应吃穿用度,和他们家的姑娘都是一样的。且老太太知晓我的遭遇,还许了我和府中姑娘们一同读书上课,言语间就像自家后辈一般,这恩情确实难还。”

    封氏闻言更是感念贾家恩德,心中盘算着即便是倾自己所有,也得报答了这份恩情才好。不过如今她身无长物,所有的只一身罢了,倒是急不得。

    而王熙凤这边都快乐疯了,封氏和香菱刚一见面,0085系统就判定她第一个隐藏任务通关了。奖励十分丰厚,足足有三年的寿命,比她从前那些任务所得的总和还要多两倍。

    高兴之余,王熙凤更是对封氏母女格外照拂,又得了她们不少感激,算是意外之喜了。

    封氏在贾家住了三日,便赶了个无人的时候,去求见了贾母。

    贾母心中疑惑,但也乐呵呵的请了她进屋说话,却不想得了个意外之喜。

    “老太太容禀,我们母女受了府上的大恩,心中实在是难安。只是府上显赫,想来是什么都不缺的,我思来想去,唯有一件事情上,许是能帮得上一些小忙,也算是报答一二。”

    封氏坐在一旁,语气虽然感激,气度却不卑不亢,给贾母以十分熟悉之感。

    贾母闻言,笑着说道:“这又值当什么的,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香菱那丫头秉性良顺,我心里也爱的什么似的。别说我了,就是我们府中这上上下下的,也都爱香菱的人品,这是咱们两家的缘法,日后可万万不要说了,倒显得生分。”

    封氏听了这话,心中知晓对方可能真的不需要报答,再者,也并不觉得自己真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不过她今日既然来了,那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自然不会轻言放弃。

    眼神扫视了一圈,封氏露出个欲言又止的表情来,贾母心中犹疑,却还是挥退了服侍的下人,只留了鸳鸯一个在屋里。

    封氏见此,方才低声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从前也少父母亲缘,八九岁上就被父亲送去宫里做了宫女。宫中日子难熬,幸好得了一位姑姑的眷顾,跟着她进了原淑妃娘娘宫中服侍,好歹也平平安安熬到了出宫,又遇到了我家老爷,这才得了些安稳日子过。”

    贾母闻言猛地一惊,迟疑道:“原淑妃娘娘?当今太后娘娘从前,就在淑妃位上!”

    封氏点头道:“正是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慈善,对我们这些宫女也都多加照拂,我年满二十五岁的时候,便是得了她的恩典出宫嫁人了。不过带着我的姑姑,却是太后娘娘的心腹,她是立了志一辈子服侍娘娘的,故此如今还在宫里,如今人都称她为朱锦姑姑。”

    贾母喜道:“竟然是朱锦姑姑,每常宫中设宴的时候,我也偶尔去凑个热闹,太后娘娘鲜少出来,但每次出来,身边陪着的都是朱锦姑姑。”

    “是,朱锦姑姑从十岁便到了太后身边,陪着太后风雨同舟五十多年了。”封氏回想从前宫中的腥风血雨,感慨道,“从前过得也是艰难,不过现今陛下以孝治天下,以天下荣养太后和太上皇,想必是苦尽甘来了吧。”

    随即,封氏又道:“朱锦姑姑于我有再造之恩,每年她生辰的时候,我都会托人送一份礼进宫。这些年因着我那孩儿的缘故,倒是有些怠慢了姑姑,不过她心中也挂念着英莲,年前还打发人来问过我,有没有寻到孩儿。”

    “如今我想着,既然英莲已经寻到了,又岂能不告知姑姑一声呢。只是我人在宫外,时常也难见到姑姑一面,听闻府中大姑娘德才兼备,如今在宫中做女史,若是能得她传一封书信,就是帮了我大忙了。”

    贾母得了这个消息,真真是喜出望外。

    盖因贾元春十三岁进宫,到现在已经八年多,眼看着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却还不曾博出个前程来。若是再蹉跎下去,莫说是得贵人青眼,即便是年龄到了放出宫来,也很难寻到什么美满的姻缘了,贾母岂有不着急的。

    如今得知封氏和太后心腹关系密切,贾母心中便有了成算,顶好的是一朝入了太后的眼,指给皇帝做了妃嫔。次一等的便是去往各个王府之家,依着元春的家世,最低也能得个侧妃之位,若是时运到了,王妃也是有可能的。

    最不济,得了太后的恩典,提前放出宫来,元春这个年岁风华正茂,好生寻摸一番,未必不能一世美满。

    想到这里,贾母对着封氏便热络了许多:“我也不瞒你说,当初我家大丫头进宫的时候,我心中也是万般不舍的。只是皇命难为,她娘老子又执意如此,我一个老婆子,实在也是有心无力了。”

    “府中这上上下下的,都不必我操心,她们妯娌打理的都妥当,唯独我那元丫头啊,从小在我跟前儿长大的,如今一去□□年不得见一面,可算是剜了我的心了。若是今次我那孙女儿,能入得朱锦姑姑的法眼,不拘是放了她出宫,还是旁的什么都好,我心中都记着你的情分。”

    封氏含笑道:“老太太说的哪里话,您和二奶奶救了我家英莲,就算是救了我的命了。信我已经写好了,想必府上有办法递到宫里去,就劳烦大姑娘帮忙,把这信交给朱锦姑姑,另外,我还给姑姑做了身衣裳,也得劳烦府上一并送过去了。”

    贾母自然满口应下,又命鸳鸯亲自送了封氏回去。

    她自己静坐片刻,纵然觉得封氏不会在此事上蒙骗于她,可为了以防万一,也叫了下人出府,让人去打听封氏所言可是真的。

    这虽然是宫廷旧事,不过倒是不碍着什么隐蔽秘闻,故此不过两日的功夫,贾母就收到消息,封氏确实是从前淑妃宫中出来的。且封氏和朱锦之间,比之她自己说的还要亲密,她对朱锦有过救命之恩,朱锦一直想报答她,却寻不到时机。

    而封氏写给朱锦的信中,则是说贾家对她们母女恩重如山,如今贾家大姑娘在宫中孤掌难鸣,盼着朱锦姑姑力所能及之下,能够照拂一二。

    这用意便很明显了,封氏把对朱锦救命之恩,用到了元春身上,以此报答贾家的恩惠。

    贾母得了这个喜信,也不曾张扬出去,只暗地里打发人把东西给了元春,又叮嘱了好些话儿来,这才静候佳音。

    王熙凤作为贾家的当家太太,很快便知道了这个消息,她心中讶异之下,只觉得元春实在是有福气。盖因朱锦姑姑实在得力,很快就带着元春在太后娘娘面前露了脸,又因为元春娴雅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