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 51. 第五十一章(视频) 大器晚成贺知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 51. 第五十一章(视频) 大器晚成贺知章……(第3/3页)


    贺知章难掩内心开怀。

    不开心应当喝酒,开心更应当喝酒。

    贺知章酒量好,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喝!

    【贺知章六十岁的时候,也是张说牵头建设丽正书院的时候。我们之前不是说,贺知章在考中状元之后,就去和书籍打交道了吗?而这丽正书院主要工作是什么呢,就是编撰书籍。这下贺知章迎来了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了。书院更像是他的一个跳板,他在这里没有干太久,就升到了太常少卿,正四品的官位。】

    【但太常少卿并不是他仕途的终点,他的官路远远不止于此。】

    [哇,还得往上升吧?]

    [我好像在看爽文。]

    [那会是不是也有看不起贺知章的人啊,他们要是知道后来的贺知章官途这么顺利不得把腮帮咬烂啊?]

    [正四品再往上就是三品了吧?]

    此时大殿之中的正主贺知章不是那么兴奋。

    但大殿后排的那群透明人一个个的脸都激动成了猪肝色。

    “不是他仕途的重点。”

    “他的官路远远不止于此。”

    他们像是在听天幕讲故事,并把自己代入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状元郎去坐冷板凳怎么会没有人嘲讽呢?本以为亨通的官路一下就断掉了,那些人有多眼红贺公考了一个状元,在看到他不过才是个国子门博士后,说的话就会有多讽刺。

    什么新科状元啊,不过如此吧?

    那么老才考中状元,我就知道是没什么大用的。

    就在混了个芝麻官,这辈子算完了。

    胸无大志,一手牌打的稀烂。

    这种话一定少不了。

    而被这些话包围的贺公能坚持本心,岿然不动,这等定力实在让他们佩服。

    而贺公等到了他的机遇!

    天幕所说的贺公升迁到正四品官位他们作为和贺公同在一朝的同僚,已经亲眼目睹了这场逆袭。

    但是现在天幕说什么?

    天幕告诉所有人,贺公的辉煌远远不止于此!

    谁能懂他们这种自我代入的兴奋啊?

    救命。

    他们激动地快晕倒了。

    谁能来帮他们掐一掐人中。

    透明人们握着虎口,一副因为供氧不足而快要晕厥的模样。

    【没有多久,贺知章又升到了礼部侍郎的位置,同时兼任集贤院学士,集贤院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丽正书院。这两个官位可以怎么理解呢,礼部侍郎也就只在礼部尚书之下,是手握实权的官儿,集贤院学士是文官,算是用来涨面子的文化头衔。而贺知章身居两职,坐了二十年冷板凳而没有得到的东西,现在一次性补全给他了。】

    【贺知章的官途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没有,到这里,离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差的还是很远。】

    [贺知章是真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谁能想到他能走到这个地步呢?]

    [他是为数不多能得到好结局的文人。]

    [可以说他这一生除了冷板凳坐的有点多,其他时候都挺顺遂。]

    [感觉跟他的大智慧是分不开的。]

    众人捂着胸口,感觉自己快不行了。

    天幕说什么?

    官途还没有结束,离他的高光时刻差很远。

    开玩笑的吧,真的一辈子都没有坎坷啊?

    还要往上升啊?

    还有这个天幕说的很远究竟是多远?

    天幕一句简简单单的很远,却是他们拍马都赶不上的距离啊。

    【在这之后,贺知章官升正三品,给太子当老师,加授银章青绶,称银青光禄大夫。后来加授秘书监,对标我们现代,就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在这个时候,他满身的荣誉,再也不是那个刚考中状元就坐冷板凳的他了。他有的仅仅是一身的荣誉吗?不,他有的还有皇帝的恩宠。】

    【我们之前说过,李隆基在725年,也就是开元十三年冯禅泰山。而贺知章也在同行的行列。在关于冯禅泰山的商议中,贺知章的一番话深得李隆基的心。】

    这下轮到李隆基激动地涨红了脸了。

    冯禅泰山,那是盛世顶峰之时该做的事情啊。

    现在天幕直白将冯禅泰山的时间告诉他了,就在两年之后。

    看来两年之后天下即将迎来大治,他李隆基冯禅泰山这举动也会被记到历史上,后人一定能看到,天幕会说吗?天幕一定会说吧!

    李隆基已经开始激动地搓搓手了。

    他好期待这次的天幕能延伸讲一些关于冯禅泰山的事情。

    但他更希望能有一个单独的天幕,来讲他的丰功伟绩。

    【在唐高宗时期也有过泰山祭天,当时的唐高宗带着武皇后,韦氏一同在泰山脚下祭天。但我们知道,李隆基一向讨厌女性干政,这点在他和太平公主斗法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张说也是一心忠于李唐皇室,他虽然为奉太平公主的命令给上官婉儿编撰诗集,但从政治角度出发,他是和李隆基站在一边的。他也不喜欢女性干政,所以他说:“高宗带妇人参加泰山祭天,陛下祭天可千万不能学,不能按照高宗的祭祀流程来。”】

    【这话李隆基认同吗,他认同,但是不按照旧时流程按部就班祭祀,总要有个公之于众的理由吧?张说的说法太直白了,没格局,显得他没有肚量,太小家子气了,所以他虽然那不想按照高宗时期的祭祀流程,却也不想用这个借口。】

    [我说李隆基你不要太离谱了,你把婉儿墓给毁了的时候可没想过面子不面子的。]

    [好不要脸啊?他还知道得要面子呢?]

    [李隆基才最没格局和肚量了。]

    [难道他觉得弃城而逃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最离谱的难道不是他们君臣都以为武则天能走到皇帝的位置上,是因为沾了老李家的光去祭天了吗?]

    [承认女性也不输男性那么困难吗?承认武则天她确实有能力那么困难吗?]

    [祭天要真有用,大家都泰山底下拜拜好了,轮班儿当皇帝。]

    李隆基手也不搓了。

    什么天幕讲讲泰山封禅,什么单独出个天幕讲丰功伟绩。

    去他的单独一个天幕!

    快住嘴吧!

    他的脸彻底成了猪肝色。

    这回是气的。

    轮班儿当皇帝,快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愚民!这群愚民!

    对泰山没有敬畏之心,对皇帝也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