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80-90(第7/16页)

,“话扯远了,还是说回殿试。”

    “殿试在保和殿中进行,由当年的贡士参考。由高祖皇帝开始,殿试考试就不再淘汰学生,只有少部分情况才会发生淘汰的事。所以对于这场考试,努力的就是一个名次问题。”

    “从一甲到三甲,每一个名次阶段,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些事,大家伙都知道过。

    但现在听起来,还是很能振奋人心,毕竟殿试一过,大家便要开始选官,是从好的开始,还是从坏的开始,都可能决定了他们以后得命运。

    钟庆停下休息一会,再继续道,“当今圣上这些年,出的题,大多是农耕治国方面。不讲外贸,也不讲武将屯兵,而是以农耕水运为主。”

    “民以食为天,为了稳定朝局,确实要治理好农耕和水运。这里面,又涉及到漕运、镖局、农器等。”

    张博宇出身官宦人家,江云康也是侯府出身,文渝以为他们都不懂农耕的事,故而才讲得比较细致。

    但实际上,江云康是带了现代思想的人,他又是长在孤儿院里,不仅有生物和历史知识,孤儿院附近就是一片大棚和农田。对于农耕的事,江云康还是很了解。

    倒是张博宇,确实不太懂田间的事。

    而文渝出身农家,虽然后来跟着邱杰去了江陵书院读书,但从记事起就跟着家里耕作。往后每年回家,也常会帮忙。

    他倒是很懂这个时代的农耕。

    几个人在竹屋里谈论国情和治国,厨房里江芸则是帮着成氏烧火。

    “之前我还以为你干不来这些事。”成氏中午打算烙饼,正在揉面团。

    江芸坐在灶膛前,卷起一半的衣袖,温柔地笑着道,“以前确实不会做,后来到了庄子里,看书做绣活也会累,便跟着厨娘学了不少做菜的本事。”

    “会做点也好。”本来木府也有厨娘,只是成氏喜欢自个下厨,不是身体不好,她都会亲自做点吃的,“不过你也不用跟着我做,年轻姑娘偶尔做做是打发时间,但是做多了,便一身油烟味。”

    成氏现在多了一个能说话的人,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而且江芸性子柔,对谁都是和颜悦色,成氏年纪大了爱唠叨,江芸也不会嫌烦。

    成氏揉好面团,便打发江芸出去,“你去找人摆碗筷,等弄好好,再去竹屋喊他们准备用饭。他们几个年轻的身体好,但钟庆可不行,那就是个风大点就能吹散的架子。”

    江芸笑着出了厨房,带着丫鬟摆好碗筷后,再往竹屋去。

    木府只有小三进,比不得大户人家的大宅院,三两步路的功夫,江芸就到了竹屋。

    但她没有进去,而是站在台阶下,让丫鬟上去说话。

    钟庆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刚好在喝茶休息,听到木府要开饭,便放下了茶盏。

    之后一直到月底,钟庆每日都过来坐上半日。

    他的身子骨实在不行,也只能讲半日。

    不过就这半日的功夫,也让江云康三人受益匪浅。

    转眼间,便到了清明梅雨季节。

    第85章

    清明祭祀, 主要是嫡出大房的事。

    江云帆忙前忙后几天,江云康倒是事情不多。

    不过连着的两日祭祀先祖,江云康也有些疲惫。

    承安侯府分出去的旁支, 府上都有好几个孩子,江家人口众多,有好些亲戚, 是江云康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两次的。

    因为祭祀一事, 承安侯府里住了不少的亲戚。

    从年过七十,到还在怀里抱着的都有。

    有些年纪大的, 便会倚老卖老说起江鸿飞的事,觉得承安侯他们做得太过了。到底还是江家人,这么赶出去,丢的也是江家的面子,应该私下悄悄解决,再把人好好送回家。

    江云康当时听到就想笑,好在承安侯不是个大度宽厚的, 当即嘲讽让说的人给钱。

    这种时候,江云康就觉得, 不讲理也有不讲理的好处,抛去名声问题,自个倒是活得自在。

    没过两日, 有点眼色的亲戚, 也都走了。

    只剩下几个想打秋风的,不过如今的承安侯府, 实在没什么银钱拿出来, 也就只是供着吃住。

    清明一过, 便快到殿试的日子。

    这几日,江云康都在府里,也就没去木府。

    算算日子,还有五日才到殿试。

    想到可能会面圣,江云康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想到皇上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万一说错一句话,或者写错一个字,他的前程也就完了。

    林氏这次倒是轻松得多,她最期待的就是夫君能中进士,如今会试已过,对她而言,好的名次只是锦上添花。

    这日早上起来,看江云康没去书房,而是抱着安儿玩,林氏便问,“三爷是不是看不进去书?”

    “娘子聪明,这个时候确实看不进书,拿到书本就容易多想。”江云康坐到林氏对面,看林氏在算账,不由多看两眼。

    “最近绸缎庄的生意比较一般,但还是有些钱挣,但临仙阁倒是越发不错,上个月纯利快两千两银子呢。”

    林氏竖起三根手指,说到钱,她的眼睛就亮晶晶的,“大哥和我说,临仙阁现在有了名气,也可以开分店。不过我觉得算了,三爷你是要走仕途的,若是我把生意做太大,树大招风就不好。”

    三房一个月的月银也就二十两银子,之前是四十两,不过最近承安侯府用度吃紧,就都给减了。

    现在临仙阁一个月就能挣一千多两银子,林氏手中便会格外宽裕,可以说,在京城里过富贵日子完全没问题。

    只是江云康要走仕途,有点小产业没什么事,但如果生意做太大,他现在又没有官权,也难守住产业。

    所以林氏的想法,正好和江云康不谋而合。

    在这里,有钱不如有权。

    只要不愁吃喝,就没必要再去扩大生意。

    林氏算了算,合上了账本,“等三爷入仕后,难免要钱上下打点。当初大嫂还在时,母亲私下给大嫂不少私房,为的就是打通好关系。”

    “这些三爷都不用担心,但凡和钱财有关的,都不是问题。”

    有个有钱的娘子,便是那么好,江云康只用专心读书就好。

    他笑着想抱林氏,刚送开一只手,安儿就先钻到林氏怀中。

    “要吃……吃饭饭。”安儿眨着大眼睛,小胖手去拉林氏的衣袖。

    林氏无奈,只好叫人先去拿零嘴来。

    江云康在屋里坐了一会,大房的青岸便来了。

    “三爷,孟家的舅老爷和表公子来了,他们想见见您。”青岸道。

    听到孟家来人,江云康还得换一件衣裳。

    青岸在门口等着,瞧见彩萍在给锦鲤喂鱼食,过去看了一眼,“三奶奶真是喂什么都好,连锦鲤都是胖乎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