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 500-5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00-520(第15/22页)

连连,面上却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那是,昨儿阮家小姐发现也没闹到,否则,布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顾氏一听,顿时怒上心头,一手拧上儿子的耳朵,“你还好意思说,好不容易为少爷半点事,你还捅出这样大的篓子,要不是少爷脾气好不计较,挨一顿板子都是轻的。”

    顾华哀嚎着拯救自己的耳朵,边求饶,“娘,就这一次,以后我做事一定小心,你就饶我一次吧。”

    顾氏却不理,直将亲儿子耳朵掐的通红,这才放开,“这回就当给你个小教训,让你记得以后办事一定要经心,少爷在刘家的处境本就不好,若是以后再闹出什么事来牵连了少爷,我可救不了你。”

    顾华自然连连道是,顾不得耳朵的痛,凑到顾氏面前好一顿撒娇卖痴,等驴车回到镇上,才总算把人哄好,同时心内暗自告诫自己,以后行事一定要小心才行。

    回到布庄,少爷依旧坐在院子里,此时天色已经微黑,顾氏见状,顿时心疼上了,“少爷,天都黑了,你怎么还在外面,小心露水着了凉。”

    “哪就有那么容易生病了,”刘一帆一边顺从地被顾氏推着往屋里去,一边不忘正事,“顾妈妈,今天去阮家的事办得如何。”

    顾氏回答得很是爽快,“对方是厚道人家,没因此对我们有什么非分要求,反而还担心我们吃了亏呢,是个老实的,看来也不用担心以后铺面会出什么问题了。”

    回答完了问题,她还不解问了一句,“少爷,怎么不干脆买下间铺子,比租要省事多了。”

    “那就好,今天辛苦顾妈妈了,厨房做了肘子,待会顾妈妈可要多吃一个。”刘一帆只回答了前面的部分,至于后者,一开始么,他是想着早晚要回省城,特意在小镇买下个铺子以后还得费心,不如租来得省事,至于现在,则是觉得有租铺面的事在,才好跟阮家维持往来,自然更不会提买铺子的事。

    顾氏对此一无所知,唯有些微清楚自家少爷心思的顾华,悄悄瞄了眼自己少爷的神色,在其带有三分警告的视线下,选择沉默低头,反正娘以前也说过,少爷决定的事他们少插手,想必以后娘亲知道了也定然不会怪罪自己吧。

    事情看似结束,但实则还没有,尤其怎么处理那个胆敢欺骗他们和阮家的混蛋,还需再商议,饭桌上,三人就在谈着此事。

    “少爷,依老奴看,还是得立个威。不然,旁人还真以为你这个刘家少爷的名头是虚的呢。”顾氏可不愿看着自己看着长大的少爷憋屈,本来,来到如此偏远的小镇就已经是委屈至极了。

    刘一帆脑中思绪翻转,他来到镇上,一是因为在刘家的处境不妙,暂避风头,省得跟刘父直接对上,二来,就是有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专心备考,以期将来能一举闻名天下知,但这不代表他能任人欺负到头上来,否则,不用等回刘家,往后在小镇都无立足之地。

    立威自然是要立的,问题不过在于怎么立,是拿整个县衙开刀,还是仅仅处理那个拿钱办事的小衙役。

    第514章 镇上布庄的事阮柔不知道,也无意知道,此时让她烦心的是找各种借口……

    镇上布庄的事阮柔不知道,也无意知道,此时让她烦心的是找各种借口上门打探的村民。

    顾氏来去匆匆,却给围观的村人们留下了许多的疑问,于是,赶着吃饭的闲暇时间,一个个陆陆续续上门,这个说借一把剪刀,那个说借一勺盐、一根针,直接把人拦在门外不好,可真把人放进来,为难的却是自己。

    阮家院子内,阮柔和阮母在屋内听着宋氏跟一众村人寒暄的声音,只觉烦躁。

    好在宋氏早前就有应付人的经验,顾左右而言他,寒暄半天愣是没说到重点,问起镇上的人为什么上门就说不知道,左右她只是个帮工,对主家的事没那么了解也说得过去,村人们见扯了半天,阮家母女一个没出来,也只得讪讪离开。

    半晌,终于等到人离开,阮母这才开始跟女儿商量,“惠娘,镇上这间铺面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阮柔先前的打算是开铺子,偏遇上刘一帆,就不好直接把铺面收回,她想了想,问,“娘,要不我们再买间铺子吧。”

    “啊?”阮母有些发愣,“还要买吗,现在铺子租出去了,还能拿份租子。”

    “买。”阮柔斩钉截铁道,都立了女户,她还是想着做些什么,而不是守着一亩三分田过日子,更何况,没有足够的倚仗,不说未来,光是在村子里,肯定都有数不尽的麻烦。

    阮母只得叹息一声,随她去,但还是提了一条要求,“家里的田地你不能动,其他的随你折腾。”

    家里的田地,不仅有阮家数代的积累,更是阮父辛苦操劳一辈子的成果,阮母不希望失去这些。

    对此,阮柔做出保证,而后,从家中存银中取了一百两,打算先去镇上看看情况。

    事实证明,镇上的商铺也没那么好买,不说别的,光是镇上人流最多的街道,就没有人愿意往外卖,杀鸡取卵和持续下金蛋的鸡,不傻的人都知道选后者。

    于是,在镇上晃荡一天,唯一的结果就是,阮柔在布庄后院和刘一帆聊天聊了一整日,双方对彼此的情况也清楚了解。

    刘一帆如今面临的状况不算太坏,他的生身父亲如今官至一省知府,作为知府的唯一嫡子,刘一帆基本没受过物质上的委屈,当然,精神上的打击少不了,谁叫他亲生母亲早已逝世,亲爹还续娶了外家的庶女,继母进门,就看上头的继子不顺眼,这不,揪着原主的一个错误,硬是把人发配来了小镇,亲爹还冷眼旁观,

    对此,阮柔只能吐槽一句足够狗血外。

    看着境况很糟糕的样子,但实际情况还没那么坏,毕竟,他的继母不过外家的庶女,而外家当家的则是他嫡亲的祖母和舅舅,至于偏心眼的外祖父,如今早已不当家,就算偏疼妾室及其庶出的继母,也做不了什么。

    “那你怎么还被弄到镇上来了。”阮柔发出真诚的疑问。

    刘一帆黑线,“因为原主真心把这个继母当成了亲生母亲。”

    一句话,足以解释一切。

    甚至谈不上严格的陷害,继母上了年纪怀胎本就不稳当,听说生下这个孩子会极大影响自己的身体后,果断选择打胎,只不过,没浪费其中可以做的手脚,愣是让原本的刘一帆背上了坑害继母和未出生弟妹的黑锅。

    “原主来这儿,不止是被发配,也是自我放逐,他被误导,也觉得自己是害母亲掉了胎儿的罪魁祸首,郁郁之下,才来小镇散心,哪想到,这一散心,就没能回得去,要不也不会有我的到来。”

    阮柔对此不置可否,总归他们俩都是来替人收拾烂摊子的,只问道,“你之后准备怎么做?”

    “唔,备战科考,等下一次科举一鸣惊人,利用完刘家和外家所有的资源。”刘一帆说得风轻云淡,实则,没准备继母及其所出留下丁点儿翻身的机会。

    “刘父不完全算是个糊涂蛋,”刘一帆想着该如何解释,“刘家当初也是小富之家,几代才出了刘父一个科举苗子,整个宗族举全族之力供养他,到了科举及第,被永安侯府——也就是我的外家榜下捉婿、将嫡女下嫁,结的是两姓之好,所以,我母亲走后,他再娶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