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欢: 477. 一更君 齐聚首,望凤河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再生欢》 477. 一更君 齐聚首,望凤河(第2/3页)


    只不过杨仪是要往北去的,正跟百姓们背道而行,只是这些百姓因知道她是永安侯,极舍不得,将杨仪围住,眼巴巴地。

    杨仪问过了路,心想从这里向南,至少还要走两个时辰才到小县,这些百姓们多都是衣衫单薄,又有孩子,走夜路如何安全,就算派官兵护送,也令人揪心。

    如果返回的话,一个时辰不到,便是叫“望凤河”的小城。

    于是便同他们说,让他们暂去望凤河过夜。

    本不知这些百姓们愿不愿意,谁知才开口,大家便嚷嚷:“永安侯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杨仪心中感慨,便又叫他们把孩子等送到车内,又有些走不动路的老弱、妇人等,会骑马的,就把那土匪的马匹拉过来,让他们至少能够省些力气。

    初十四意犹未尽地道:“可惜,倘若天黑的不这样快,还不一鼓作气灭了这作恶的山寨!”

    毕竟天色暗下来,地形不熟而向山上进攻,可是兵家大忌。

    夏绮见杨仪的车内塞满了孩子,还有个受伤不醒的人,便对她道:“你来,我们骑一匹。”

    之前在京城两个人也是同乘过的。杨仪略一踌躇:“好,姐姐等我片刻。”

    她悄悄地拉住决明,让他好生跟这些孩童在车内,决明答应了。

    杨仪从荷包里拿出一颗药丸,塞在了昏迷中的仇大口中,又给他喂了些水。

    那边决明正要上车,忽然转头。

    艾静纶对这个少年也颇感兴趣,见状问道:“你看什么?”

    决明不回答,而抬手默默地指着东南的一处高地。

    艾静纶跟夏绮都扭头看去,连初十四也察觉,忙跟着向那边张望。

    然而落木千山,寒林矗立,那边也是彤云黑树,静悄悄地,竟连只鸟雀都不见踪迹,竟如同是一副沉寂安静的水墨画卷。

    哪里有什么异样?

    别人都不晓得,豆子抬头看看,掀动鼻子,终于也汪汪地叫了两声。?

    艾静纶看看着一人一狗,笑道:“你们不会是想去那里玩儿吧。”

    决明缩了缩脖子:“不,我不去。”

    初十四眯起眼睛又看了会儿,看不出如何,指挥大家上马的上马,开始赶路。

    而就在初十四等簇拥着杨仪一行向前离开后,那边高地上,从树林后慢慢地走出几匹健马。

    马背上蒙面带刀的汉子们拧眉,死死地盯着底下。

    其中一人惊疑道:“怎么回事,那少年竟发现了我们?这怎么可能?”

    他们特意选的是下风处,能够尽量听见那边的响动,同时隔着很远,期间翻山越岭,还横亘有一条小河。

    而且他们又极擅长隐藏,那个看着很不起眼的少年,为什么竟会在千山万树之中,一下就发现了他们?

    先前决明看一眼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凑巧而已。

    直到决明伸手指了过来,就算几位都是久经沙场见惯风云的,竟也在瞬间胆寒心惊,急忙遁入树林。

    中间那看似为首之人道:“怪不得北境乱成这样,兀自乱而不倒,大周果真是能人倍出。”

    旁边另一个道:“是啊,一个永安侯,一个薛十七,如今又有一个怪异少年……还有方才赶来相救的那几个人……”

    中间那人道:“方才来的其他人倒也罢了,带兵那个是西北牧东林身边的人,牧东林所图不小,称霸西北不足,还要伸手到东边么。”

    几个人面面相觑,目送车驾远去。

    望凤河是个只有一千余人的小地方,连城墙都是破破烂烂的,幸亏它的位置不算险要,又且穷的叮当响,所以历来兵灾未必卷到这里,土匪也极少光顾。

    士兵们听见动静,还以为是来了贼寇,吓得狂呼乱叫,想要敲锣示警。

    初十四只能叫人先押住他们,挑起灯笼,喝道:“看明白,我们是从武威过来的,永安侯在此。”

    士兵起初还在挣扎,听见“永安侯,武威”,顿时立住了,惊呼:“永安侯,是永安侯吗?”

    一些跟随而来的百姓们叫道:“当然啦!永安侯路上救了我们!这还有假!”

    这士兵的惊骇顿时变成狂喜,赶紧派人去告知县官,吵吵嚷嚷之中,城中百姓们也知道了。

    望凤河贫困,尤其冬天,到了夜间,百姓们怕冷又怕熬费灯油,所以一旦天黑就要入睡。

    此刻听见了动静,也不顾冷了,纷纷跑出家门。

    望凤河的知县倒还没睡,得知消息,张皇失措地跑来。

    起初以为是士兵们误报,毕竟据他所知,杨仪是在武威的,怎么会突然跑到他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此刻杨仪一行已经到了县衙外,初十四亲自把杨仪扶了下地,夏绮笑道:“是不是腿麻了?冬天骑马是不好受的。”

    杨仪确实觉着身上僵硬,靠在夏绮身上不能动。

    却对初十四道:“快看看车内的孩子们如何。”

    初十四走过去,打开车门,突然愣住。然后嗤地笑了。

    杨仪不知如何,被夏绮扶着走过来,向内看的时候,却见那些孩子们横七竖八,都已经睡着了,一张张小脸虽然脏脏的,睡容却都极恬静。

    那些妇人们也纷纷围过来,看到自家孩子睡得无邪,只觉着一路辛劳寒困,都且不算什么了。

    “永安侯!”望凤河的谢知县赶到,惶恐行礼:“不知、不知永安侯大驾光临……”

    杨仪道:“知县大人莫要多礼,这里是我在路上遇到的萧县的百姓,本要去威远,天黑不便,在你这里歇息一宿,能不能请代为安排住处,饭食等?感激不尽。”

    谢知县的嘴唇哆嗦:“这这当然可以,只是……”他欲言又止,咬牙道:“是是是,都包在下官身上。”

    此时杨仪发现,他脚上一双靴子,沾泥带灰,边儿上仿佛还裂了口子。

    细看他身上,并没有翻毛衣裳,只一件官袍,底下可能套着什么,但并不多,透出几分孤寒。

    谢知县却又笑道:“永安侯初来,就先歇在下官的县衙里,虽是寒微,至少还能遮风挡雨。”

    杨仪若有所思地:“不必管我,且先安排百姓,他们走了半夜的路,已经乏累不堪了。”

    谢知县连连点头,竟没有叫主簿等,自己跑到跟前询问一名老者,大概是问多少人,男女人等。

    然后他很快就吩咐身边的衙役,道:“分二十人,去驿馆里住,叫他们烧汤烧水,再分三十,安排到张员外家里,拜托他好生看顾。”

    又叫了两个人来,道:“本县孙员外,钱员外,王先生,陈大夫,苏老先生,赵主簿家里,各自领五个人去,叫他们照看……不对,赵主簿家里才生了孩子,他家不要去了。”

    竭力又想了会儿,回头对身后跟着的小厮:“其他的人就都安排在县衙。”

    瞅见杨仪没有进内,他便在小厮耳畔低低地说了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