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欢: 第98章 二更君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再生欢》 第98章 二更君(第2/3页)

又整理妥当,外面还披了件袍子。

    杨仪闲着灵枢使了个眼色,灵枢忙给他解衣。

    俞星臣又是一怔:“怎么?”

    灵枢道:“大人,先生看看你的伤。”

    俞星臣脸色奇异,沉默地转开头,杨仪哼了声:他倒是成了黄花大闺女一般了。

    虽然并不甘愿,但还是仔细检查过了他的伤,缝合的很好,愈合的也正常,没有起脓,也没肿的过分。

    灵枢看她的脸色,就知道还不错,忙道:“还是先生处理的好,若叫外头不知什么人,我难放心不说,只怕弄不好,还得很叫大人多受一番苦呢。”

    杨仪道:“多谢,只是这些话对我无用。”

    她转向俞星臣道:“俞大人好生养伤,我因答应了灵枢,所以暂且留下看两天,等明日启程去了金陵,我会自去,希望大人不要食言而肥。”

    俞星臣抬眸,看了她半晌,终于道:“俞某决不食言。”

    “这就好。”杨仪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系好的小包,里头是她先前拣出来的千金化痰丹,琥珀定智丸,都给了灵枢,交代他如何服用便去了。

    杨仪出了他的舱,正要自回去,隐约听到有低低的嚷嚷声,她循声而去,冷不防那边有人看见她:“杨先生!是我呢!”

    杨仪认出是之前那抡着扁担救了自己的青年,赶忙过去,却是几个侍卫将他挡住了。

    侍卫道:“先生,大人交代,闲人一律不许靠前。”

    杨仪叫他们放行,那青年赶忙走近,手里竟是提着用草绳系着的两尾肥鱼:“先生,那位大人可好些了?”

    杨仪漫应了声,又问:“你父亲如何?”

    青年喜笑颜开:“我正要告诉先生,昨儿得了药后,我爹空心用烧酒送着吃了,双腿暖洋洋的十分受用,只不知该怎么感激先生,给钱偏又不肯收,叫人怎么过意得去。”

    他把手里的鱼提高了些:“可好今日才打了两条鲥鱼上来,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到底新鲜,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不嫌弃就……”

    杨仪把那鱼接过来,笑道:“多谢,我正好想吃一口鲜鱼,这鲥鱼可还是一味药,替我也多谢你父亲。”

    “不值什么。”青年见她肯收,十分喜悦,千恩万谢地去了。

    杨仪叫了个侍卫来,把两条鲥鱼给他,让交给厨子,其中一条少盐少葱姜,另一条照常白灼。

    晚饭,杨仪吃了小半条鱼,喝了一碗白粥。

    正在消食,灵枢高高兴兴地来了:“杨先生,多谢你送的鱼,大人本来没什么食欲,见了鱼,竟吃了大半条,气色看着都好多了。我先前还以为受伤了不能吃鱼腥呢。”

    杨仪道:“虽说鱼肉是发物,不宜多吃,但其实也有利于他的伤口愈合,只要看的好,别动了伤处自然无事。”

    灵枢道:“是啊是啊,必定是有益的。先前在家的时候,也常常做鱼,也没见我们大人这么喜欢。”

    杨仪本心无旁骛,听了这句,心里钝钝地疼了下。

    俞星臣是喜欢吃鱼的,只是多嫌弃鱼有刺,觉着耽误时候,所以不吃。

    当初在俞家,杨仪叫人做好了鱼后,怕小丫头们不仔细,多是自己亲手替他把刺儿都除了,想想这些旧事,真叫人……

    她有点恼恨,觉着不该多余给他那条鲥鱼,可又想他的情形转好,灵枢自然没有借口再如何了,到了金陵后自己一走了之,管他怎样。

    次日天还没亮,已经开船。

    杨仪早醒了,知道这种外伤的人,伤口最易反复,要时刻盯着。

    她没插手就罢了,既然插了手,便不能叫他有什么意外,送佛送到西吧。

    去俞星臣舱室看过,见他虽仍是侧卧,脸色也仍憔悴,但确实比前两天好了些。

    又去看过伤口,只有些许红/肿,按照这个情形,很快这肿也会消退,他愈合的很好。

    趁他没醒,杨仪忙又退了出来。

    此刻船已经向前,清晨的风有些凉爽,潮潮润润地扑在脸上。

    杨仪缓步走到栏杆旁,放眼看去,两岸青山相对,碧玉般的大江之上,还笼罩着一层淡淡白雾,犹如玉带飘拂,几只水鸟箭一般直冲而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观此胜景,叫人心头百忧全消,甚是畅快。

    日影高照,半天不到,已经到了金陵渡口。

    还未靠岸,就听见喧喧嚷嚷的人声,码头上,客人,船家,商贩,巡差,还有临近屋子楼房的住客,好一派繁忙景致。

    杨仪早早地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妥当,此刻站在甲板上。

    她有点迫不及待,只等船一靠岸,也不必告辞,直接离开。

    杨仪倒是不怕俞星臣反悔,料定他不至于这般。

    她担心的是灵枢又不知如何,想到他自戕之状,虽说是为俞星臣,但也跟她脱不了干系,她可最怕担那不必要的冤孽债。

    眼见船越发近了渡口,不管是俞星臣还是灵枢都不曾露面,船上水手们却开始忙碌。

    此时,相隔岸边数丈之遥,有个声音叫道:“是不是北边俞先生的船?”

    杨仪本不知说的是俞星臣,也没理会。

    倒是有个俞星臣的侍从跑了来,向着那人招了招手。

    杨仪见状才知道多半是来接应俞星臣的,却也跟她无关。

    岸上那人得了回答,转身向上跑去。

    过了片刻,有几个人随着他向着渡口走了过来,确切地说,是几个人簇拥着中间一个人。

    杨仪不经意瞥了眼,却觉着中间的那道身影,十分眼熟。

    她的目光本来已经转开了,心里却有种奇异的感觉,不由自主又转回头来。

    正那人也抬眸向着此处看过来。

    两人目光相对,杨仪看清楚那人的容貌,双目圆睁。

    她踉跄着后退两步,手中提着的包袱也随之坠地。

    这瞬间,有个称呼在喉咙里挣扎,几乎冲出来,却又像是被捆住了翅膀的鸟儿,并未出发声。

    就在这时,灵枢扶着俞星臣,极缓慢地出了船舱。

    俞星臣一扫,就看见了岸上那人。

    那人大概三四十岁年纪,身着一袭月白色团花纹织锦袍,头戴乌纱镶玉的子瞻帽,相貌雅俊,气质清贵。

    他将目光从杨仪身上转开,竟看向俞星臣。

    他一手抬起向着俞星臣摆了摆,右手垂在腰间,轻轻捋着下颌长须,儒雅清瘦的脸上露出温和嘉许的微笑。

    此刻,船靠了岸。

    短短的宽木板搭在船舷跟渡口之上。

    杨仪却无法踏出一步。

    直到俞星臣走到她身旁:“杨仪。”

    “他怎么会在这里?”杨仪垂头问。

    俞星臣道:“登老爷先前在苏州办差。大概是顺路过来。”

    “大概?顺路?”杨仪盯着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