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搭伙过日子[七零]》 474. 第四百七十四章 第四百七十四……(第1/1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林小红和李爱国住了两晚,感觉睡觉还晃悠呢,不得不往回赶了。
林家、李家给拿了不少东西,要不是林小红和李爱国拦着,这包袱还得多一半。
好在全程坐车,虽然东西多点,到底还是都弄回去了。
一到家,林小红就瘫了,洗了澡在大床上哪也不动弹了。
李家不行,他要立马上班。
“老公,你好可怜啊。”林小红觉得她现在的心里就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某人的痛苦之上。
李爱国瞥她一眼,“我就去单位看看,晚上外头吃吧,这次过年咱们都没能陪孩子。”
林小红点头,“行,去吃点好的。”
咋滴也得补偿一下她儿子闺女们。“听大伟说开了个法国餐厅,要不去尝尝鲜。”
要说美食,华国当仁不让的。
欧洲国家的话,也就法国美食还不错,当然参照对象是英国、德国这种。
不过尝个新鲜也是没问题的。
法国餐厅李爱国没去过,但他还真知道,上次老颜头跟他叭叭过,这老头儿别看年纪大了,还挺愿意吃新鲜玩意儿的,“去也行,好像得正装,人家吃饭还挺讲究的,用的也不是筷子,咱们会吗?”
林小红自然是会吃西餐的,“不会就问呗,有啥丢人的,第一次不熟下次不就会了么,总不去不就总不会嘛。”
至于正装啥的,其实也没那么严格,穿的整洁稍微正式点就行,他们也得入乡随俗不是。
去吃法餐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李爱国出门,林小红睡了一下午,然后起来和孩子们说了去吃法餐的事情,让他们都捯饬捯饬。
她自己当然也是。
林小红拉开衣柜找衣服,格子呢子大衣,里边穿件羊绒长裙,这个暖和。
再来了半靴。
又开始扒拉首饰格子,找了个天鹅钻石胸针。
再找条红宝石手链,其他的就算了。
林小红对着镜子左瞄瞄右看看,还做了两个小表情,“还是挺漂亮的嘛。”
然后又将大衣脱了,家里暖气太足,有些热了。
她去看看孩子们捯饬啥样了。
“这帅小伙谁家的?”林小红靠在门边,一脸的逗弄。
大江耳朵尖泛红,“妈,我这身可以么?”
林小红还愣了下,是的,现在孩子们不叫爹娘了,都随大流改叫爸妈了,冷丁的还有点不习惯呢。“太可以了!我家好大儿越来越帅了,今年又收到多少封情书啊?”
“妈!”大江脸都开始红了。
“我知道,我知道,大哥收的情书可香了,他都收进铁皮盒子里了。”小河颠颠的跑过来告密。
大江咬牙,“李小河!”
小河立马立正,“到!”
林小红哈哈笑着,看着他们哥俩逗闷子。
然后其他几个孩子也陆陆续续出来了。
她仿佛才发现,她家孩子们都大了,女孩子亭亭玉立,男孩子也像小松树一般。
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她还没老呢。
孩子们一晃眼却是都大了。
“呦!这是要过节么,咋都穿得这么立整呢?”原来是李家回来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喊人和解释原因。
林小红更是催促,“衣服都给你挑出来了,赶紧去换。”
又对大江说道,“你去找出租车,要面包车。”
如今北京城也有出租车了,轿车也有,但数量少,这类轿车人家更愿意拉老外,还有一种面包车,这个更实惠点,主要是家里人多,能挤得下。
大江干脆的答应了一声,然后小河、小奇、小胜都去了。
等李爱国换完衣服,又等了十几分钟,出租车才来。
林小红就招呼小溪仨闺女上车。
这时候管的不严,车辆超载是常事。
让李爱国坐副驾驶,抱着小奇或者小胜,林小红抱着小溪。
主要是小丹姐俩比小溪还重,林小红自然挑最轻的抱了。
四十多分钟,他们才到地方。
进去了,人还不少。
看来好奇的不只她们一家。
这种西餐厅很少有包间,国外人普遍有反密室政治的思潮,天然会对包厢这种看起来就充满阴谋权钱交易的地点比较反感。
所以林小红直接找了个靠窗的长条大桌子,正好坐的下。
法餐点菜是有些麻烦的,分前菜、汤、主餐和甜点。
林小红听着服务生的介绍,随手开点。
主要是有中文,并不抓瞎。
只是菜上来后,孩子们都用不惯刀叉。
林小红就给做示范。
“娘,你咋啥都会?”小河疑问道。
林小红头也不抬,继续切羊排,“看书,书中自有颜如玉。”
大江用着刀叉很是别扭,“羊排没自家烤的好吃。”
小溪立马小声补充,“还贵!”
大江看了看爸妈,“吃这一回就得了,不来了。”
其他几个孩子都跟着点头。
等到上了甜点。
几个孩子立马改口了,那意思偶尔来一次也不错。
林小红吃了两块就罢手了,太甜腻了。
“你们这顿法餐也别白吃,回家一人写一份吃后感吧。”林小红开始给吊胡萝卜,“写得好的你们尽管挑馆子。”
这建议自然得到了所有孩子们的认同。
主要是他们写读后感、观后感、玩后感啥的都是熟手了,根本不带打怵的。
吃完饭,一家人又赶紧打车回家了。
外头冷啊,可不敢瞎浪。
出租车上,小河小声问道,“妈,汽车贵么?”
“贵!咋不贵!我们这样的面包车就要两万多呢,我一个月工资才六十五块钱,干一辈子也买不起。”
这话不是林小红回答的,是的哥。
北京的的哥不管哪个年代都特别能侃。“不过这车是真好,能拉还抗造,别看那些小汽车神气,可总闹毛病,没这面包好用呢。”
林小红知道现在的出租车都是公家的,而且私人还不允许购买轿车呢。
倒是以公司的名义可以买。
如果一辆面包车两万多的话,其实还能接受。
北京这边服装运输量挺大的,买辆面包车绝对不浪费。
关键时刻家里也能用用,回头和爱国商量商量。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