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皇子》 50-60(第2/21页)

自大,而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祁国重视农业,发展了一百多年,他父亲就是农卿出身,祁国也是诸侯国中最先设立专门官职的国家。

    之前纪国的粮食,大部分都靠祁国。

    便是今年郑国那边缺粮,也从他们这么买的。

    祁喜饭都没吃完,立刻问道:“消息从哪传出来的?”

    “几个去纪国买纸的客商所说。”下面人回答。

    “去,把那几个客商叫过来,我问问情况。”

    在等人的时间,祁喜回忆了下纪国的事。

    从几年前开始,纪国不缺粮,又有了先进的农具,所以再也没有买过粮食。

    祁喜以为纪国的粮食刚刚够吃,好用的工具确实能提高效率。

    之前他还向纪国问过,能不能买点恶金农具,结果当然是被拒绝。

    纪国对其他还好,恶金自然严防死守,这东西不仅可以当农具,还能当武器。

    耕牛铁犁也一样,根本不会拿出来。

    祁喜对这种事没有多说,他们祁国自然也有不错的农具,自己同样不会拿出来,这种情况很正常。

    祁喜对纪国甚至有点欣赏,谁会拒绝一个会种田的国家?

    他本人对田地是真的喜爱,甚至喜爱到可以不要其他的状态,他这辈子无儿无女,只想好好种田,并且隐隐以自己是天底下最会种田的人自得。

    现在告诉他,纪国种田本事远超他一大截?

    这让他如何吃得下饭?

    不行,一定要弄明白才可以。

    心里疑惑的客商被喊到祁国上卿的家中,看到祁喜的时候下意识恭敬跪下。

    他们这些客商能有银钱赚,皆因祁喜种田的本事。

    祁国客商,多数都是粮商,米面粮以及各种瓜果。

    凭借这些东西,他们在各国畅通无阻,靠的就是喜上卿。

    祁喜自然享受这种跪拜,他也确实担得起。

    等大家跪拜之后,聊起正事。

    几个粮食说起纪国的情况。

    “刚开始我们也不信,问了很多人才发现,别说纪国都城的卿士,就连平民也是一天三顿饭。”

    “早上,中午,晚上,顿顿都吃,跟之前上午和下午吃饭的习惯很不一样,而且他们吃的大多都是小米,大米,面粉。”

    “这种奢侈的习惯,我们肯定多问问,有个农夫醉酒说了今年的收成。”

    “他在南郊田地干活,算是最早的一批纪国农夫,今年有一亩地的收成到了六百五十斤稻子。”

    “他还说,明年他家田地会更好,好像是争取到什么种子。”

    “我那会也没事,随便问了几个其他城池过来买东西的,他们的稻子的产量至少在四百多斤。”

    这些数字说的他们自己都牙疼。

    一亩地四五百斤!这边不是在开玩笑吗!

    祁喜旁边还放着半碗饭,这会已经没心情吃了。

    让客商们离开之后,祁喜立刻去了祁国宫室。

    祁国国君对祁喜十分尊敬,有了郑国郑锡那事之后,态度愈发好了。

    没看郑国没了郑锡之后,从五十一城变成三十九城,连粮食都要出来购买。

    他可不像纪伯那么小心眼,对自家喜上卿别提多好。

    纪国可拐不走他的人!

    祁国国君亲自起身迎接,谁料祁喜头一句话便是:“国君,我必须去纪国一趟!”???

    去纪国干什么!

    纪国把庆国的缪成志,耘先生弄走了,又把郑锡给他们找过来修律法,难不成私下还联系了你!

    祁国国君下意识大声道:“不行!”

    不行?

    祁喜皱眉。

    祁伯赶紧柔声哄道:“纪国一会招揽缪成志,一会耘先生,还有郑锡,怎么还要把你拉过去。实在太可恶了。”

    祁喜这才好笑:“是我自己想去,有人说他们的一亩地可以产五六百斤稻子,还是去看看比较安心。”

    原来是为了田地的事。

    祁伯放下心。

    以前祁国还不是种田最厉害的时候,喜上卿会经常往外面跑,这次听到人家的粮食厉害,肯定要去看的。

    祁喜收拾收拾前往纪国,还未到纪国国都,刚进境内,就盯着沿途的田地看,祁喜越看越喜欢。

    明明一两天就能到的路程,他硬生生走了半个月。

    每到一处田地,都要仔细看看,那水渠的情况也被他摸得很透。

    其他东西能藏,田地水渠放在哪,懂行的人一看便明白。

    祁喜就是那个懂行的人。

    到了国都,祁喜郑重收拾收拾衣服,对于这种善于种田的国家,祁喜非常尊重。

    等祁喜整理好自己的大袖子,迎面便看到穿了胡服的老者,老者身强体壮,怎么有点眼熟?

    定睛一看,那不是郑锡吗?

    他怎么穿着胡服?

    难道是纪国对他不好?

    几个天下有名的臣子,基本上都认识。

    祁喜刚要喊他,只见郑锡下人牵来一匹马儿,那马儿俊俏得很,看郑锡的表情无不欢喜,哪有受委屈的样子。

    以前就听说郑锡想要马具,这下终于满足心愿?

    纪国这边早就收到祁喜要来的消息,纪凌更知道他沿途在做的事,他们没有阻止,那也是默许的意思。

    一个是公子钦想跟祁喜交流种田心得,当然自家很多东西都不会说出来,全都是有保留的交流。

    还有就是,之前三国攻纪,祁国这边赔偿的是几年的海盐,当时说好的五年,从周六百二十二年到今年二十六年。

    算算时间,已经快要到期了。

    盐这东西必不可少。

    虽然境内也有矿盐,但矿盐的开采到底不如海盐便利。

    而且纪凌有意外海边扩张,自然要找个合理的借口。

    海盐,就是这个借口。

    纪凌放出粮食增产的消息,果然引了祁喜上钩。

    纪国这些东西根本不怕别人看,看了也学不会。

    比如说那水渠吧,修的是很好,可也依靠结实耐用的工具,如果用落后的工具自然没问题,可花费的人力物力,那就不好计算。

    良种更是牢牢把握在纪国人手中。

    这良种可不是种一季,以后年年有,很多种子种着种着会退化,必须要重新培育。

    纪国的新五城里拥有最大的育种基地,根本不担心这种问题。

    其他国家就算弄到不少,只能种个一两年,便要重新培育新种。

    技术在手里,对这些事根本不带怕的。

    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