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绑着反派做种田玩家(系统)》 40-50(第14/22页)
做。
“这么大的客栈,再来五十斤也是没问题的吧。”有午间买过火锅的食客,插嘴说道。
“这位客官,我这客栈的钱也不是刮大风得来的,要不您好心收购上哪怕十斤?”
“你!掌柜的你怎么说话呢!”看着掌柜与客人发生口舌之争,店小二赶忙向客人道歉,将人劝解开来。
姜晓从后厨洗碗出来,便看到大厅聚集了些许人,吵吵嚷嚷的。
你言我语间,姜晓听明白发生了何事。
正如姜晓之前在江湖小报上看到的消息,邻近的南州发生了灾害。
春季雨水下得太过,发了灾害。
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雨水太过,就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后种下的庄稼都被泡死了。
来客栈兜售竹笋的少年,是南州祁阳县景林村人氏。
祁阳县各家各户喜种竹子,虽说经过春日大雨灾害,各家的竹子倒没受灭门影响,雨后春笋长势更是喜人。
可问题是如今南州的市场上,明显是供大于求,没有哪家要的了如此巨量的笋。
而许多人家的笋,即便价格压得十分低,也是囤积着卖不出去。
有识天象者观天象,有言南州部分地区,先雨必将后旱,南州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
农作物既没了指望,村里几家一合计,决定来永定城碰碰运气,拼尽力气也得来赚些银两归家。
他们想把竹笋卖了,再找些营生。
可钟家二郎既能想到这赚钱法子,旁人自然也能想得到,所以现在永定城的市场上,竹笋也是饱和了的。
即便是永定城最大的椒笋行,每日来来往往巨量的蔬菜水果,对于他们运来的一车竹笋也是爱莫能助。
而景林村他们几人作为外乡人,虽说是有官府出具的路引,可当地百姓放着用熟识的匠人不用,何必冒着风险用外地不熟的?
空有多余的竹笋,却没有买家,村里几人各自散去,在城中各处寻找买家。
而钟家二郎便跑到以前熟识的掌柜这里,费尽心力地进行兜售。
“掌柜的认识这少年?”众人闻言,皆回头看去。
泰康村的野生竹子很少,姜晓听掌柜话里话外的意思,这钟家二郎是靠得住的。
掌柜的看姜晓发问,想她一个女子定是瞧不得旁人受苦,免不得要指责客栈几句。
“哎姜晓娘子,这不是我们不发善心,能做好人谁不想当好人呢?”掌柜点头应答后,不待姜晓多说他自顾自吐起苦水来。
掌柜的早被周遭这些,空有善心却不行动的人,折磨的快要发脾气。
“只是这南州受灾面积大,一车车的竹笋眼巴巴地往外送,单说我这客栈这十日,已接了快一牛车的分量了。”
“大家都是要吃饭过日子,再多的善心怕是不能够了……”掌柜的正说得畅快,却见姜晓走到了瘦弱的少年面前。
“这是雷笋吗?带我去看看车上的货。”姜晓细看少年捧在手上的鲜笋后,轻声开口。
钟家二郎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他只记得自己迷迷糊糊地从客栈出来,到约定好的地方寻了三位同村。
他们同一位貌美小娘子,签了条款明晰的契约文书,双手接过的订银。
然后他们四人便赶着牛车,一路不敢停歇地,向乐平县泰康村行进。
“我虽是买了你们这些竹笋,可也本是现用不了的份量,所以你们得按我的要求切制竹笋,这生意才算收尾。”
四人边赶牛车边琢磨这话,“那小娘子切竹笋做什么,不会是要做腌菜吧?吃到猴年马月去哟。”
虽是一路闲聊,可几人却不敢放缓速度。
那位姜小娘子说了,她的马车行得快,叫他们只管赶路,竹笋到家时越新鲜越好。
可若是实在脚程乏累,竹笋蔫一些倒也无妨。
这小娘子,当真是心善之人。
但只一点,除了这两车竹笋外,多的绝对不收购,让钟家二郎也不必开口。
作者有话说:
? 47、出新
“姜小娘子, 一千斤竹笋吃到猴年马月去……善心过甚可不是好兆头。”宋淼在姜晓身侧,看戏似的凉凉开口。
哪里有人群热闹,哪里就有宋淼的身影。
“他们正好有货, 我也恰好需要,搭把手而已。”
姜晓不在意的笑笑, 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 能付出善意的时候,多结些善缘又有何妨?
姜晓本发愁田间的水稻产出后,做什么主打产品上架, 若要掀起风潮定是要新鲜物件。
如今这么一批好雷笋,做酸笋岂不是一步到位?
酸笋有了,风味独特的螺蛳粉,还会远吗?
螺蛳与猪骨熬制鲜汤, 配合腌制到位的酸笋,还有各式丰富配料,制作出的螺蛳粉闻起来臭,可吃起来最是美味不过。
姜晓在酒楼踩过点, 与食摊的来往食客闲聊过,也翻阅地方志确认过,大历还未出现螺蛳粉。
酒楼食肆买姜晓使用过的配方, 或者闻风仿造美食拆解做法又如何。
姜晓要做的就是开足创新马力, 弘扬脑海中的各大菜系美食。
只要跑得快, 就没有人能追得上她!
牧场鸡圈养的那么多鸡,制作炸鸡后剩下的鸡爪, 可以用来做酸笋鸡爪。
凤爪若是被闷煮得软烂, 只需轻轻一咬就会骨肉脱离。
姜晓稍稍一想, 便觉得口齿生津, 似是尝到了凤爪的美味。
“不过姜小娘子非常人,定有好法子处理这棘手东西的,我就等着看戏咯。”
宋淼这个话痨,不知疲倦地喋喋不休,才打断了姜晓用意念啃食凤爪。
明日回家后大项工作已确定,姜晓转而在脑海中,划拉系统新发布的任务。
系统发布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任务,虽说是有惩罚机制,可完成时间较为宽裕。
姜晓有信心能顺利完成,毕竟她在凌江边开小吃摊时,有意花式打过广告。
诸如用美食做诱饵,告知感兴趣的客人,食铺开在泰康村……
附近有值得一观的砒砂岩地貌,无论是举家出游,还是文人采风吟诗都是好去处。
更让姜晓有自信的,是有意识地进行品牌推广。
姜晓让陆珩纂刻了各式印章,大小形制各具特色。
包装茶叶蛋的纸袋上,就加盖了小小的方形印章,上书俊秀的“姜园”二字,而下方一枚长方印章,另书“泰康村”三字。
还引得在江畔流觞曲水的文人,举着空纸袋来问,这一手好字出自谁手?
听闻这字的主人开了茶摊,更言要前去品鉴清茶。
即便只是客人们的随口之言,广告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