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着反派做种田玩家(系统): 30-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绑着反派做种田玩家(系统)》 30-40(第6/17页)

赵临咬咬牙狠心道:

    “那劳烦小娘子给做一份。”

    姜晓推说匠人们都还在等,晚些时候做好了给赵叔送过去。

    常园户却来了精神,他本就是个爱吃的,早已听得口齿生津,连忙表示小娘子只管先去做菜,他家匠人手艺好不会拖误多少时辰的。

    “小娘子既开着茶摊,劳烦上些茶水还有茶点……那油香的年糕炸鸡我也要一份。”常园户一脸期待地说道。

    有钱不赚是傻子。

    姜晓手脚麻利地先泡了壶绿茶,又取了碟冰好的桂花糕端到摊子上。

    绿配甜,绝配。

    刚蒸好的雪白米糕,放在竹篮中被吊在井口冰镇,此时泛着冰甜的香气,姜晓又在表面淋上一层蜂蜜打底的糖桂花。

    “好手艺!软糯沙绵,甜而不腻绝了。”常园户自认是个爱吃懂吃的,对于村间小摊的此等出彩手艺,感到惊喜万分。

    当酥香四溢的炸鸡上桌时,常园户更是被惊到了,这是高手在民间啊!

    本是认定“不值得”的赵临,大口啃完一块鸡肉后,惊觉只剩下了两块,“这钱花的值,城里酒楼的厨子也做不出这手艺……是我见识浅薄了。”

    “小娘子,我要带十份回家。”常园户豪气地表示要外带回家。

    却被姜晓告知今日售完,如有需要后日三月三,可到凌江池多买些。

    “凌江池那么大,三月三游人众多,我到何处去寻小娘子的摊位?”常园户很不满意这般敷衍。

    不待姜晓回答,赵临打了个饱嗝,睨了常园户一眼,“这还用说?自然是肉香味最浓的地方。”

    姜晓满意地点点头,恭喜赵叔,都会抢答了。

    送走赵临后,姜晓便带着一脸幽怨的常园户,还有几位匠人赶到了自家茶园。

    清晨刚下过一场雨,远山薄雾与层叠的茶海交相辉映,雨后的茶园像被洗净了一般,新鲜空气中弥漫着绿芽的清香。

    常园户粗看了茶园全貌,“小娘子家的茶园空地很多,确实应该再栽种些林果树,不然着实浪费。”

    说罢,他便指挥匠人们卸了车,提着铁锹准备在空地上挖深坑。

    姜晓拦住了匠人们动手,将要求娓娓道来:“常园户,这三亩茶园不能见到空地就栽种,每亩要种九棵,每棵间距二十七尺四寸,香椿树和板栗树最后都要呈梅花形布排。”

    在场的匠人听完俱是一愣,挖坑种树还要精细到四寸?

    这又是什么说法。

    本在指手画脚的常园户听完,脸色不禁一沉,炸鸡虽好吃但工匠手艺不能被冒犯。

    他种了这么多年的花草树木,还没听说茶园的林果树要摆出朵梅花,眼前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娇滴滴小娘子,哪里来的本事插手他的活计?

    想摆梅花回去刺绣去,在田地里开什么玩笑。

    姜晓听完常园户最后一句“小娘子只管好生歇着,什么都不需插手”后,笑着将现代科技术语说得通俗:

    “常园户计算过叶冠大小对光照影响吗?考虑了我家幼龄茶树树位高低吗?”

    几个回合下来,常园户擦擦额头虚汗,“没……不曾……还请指教。”

    作者有话说:

    ? 35、监工

    姜晓粗略提及的茶园布局等事, 常园户从业多年也摸到了些门道,今日听姜晓一讲,顿觉豁然开朗。

    问及从何处得知这些时, 姜晓只含糊说从师父给的古书习得。

    常园户本想再细探一二,但他晓得此等手艺不费些银两显示诚意, 哪能轻易入手, 他只能按下激动的心情点头不言。

    姜晓虽说得头头是道,茶园成长状况如何,收益能增几成, 常园户还是决定要静心观望一季。

    在场几位工匠正值壮年,都是在林木种植行当,摸爬滚打过的。

    金尊玉贵的年轻小娘子,顶多是养养鸡逗逗鹅, 对这香椿树、板栗树移植能有什么研究,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可听着常掌柜和姜晓你一言我一语,经验老到的常掌柜竟服气地频频点头,几位工匠皆是目瞪口呆。

    “小娘子的要求精细到了四寸, 不好用眼睛估测。”常园户扭头唤身后体格健壮的工匠,“乔六,快去村里熟识人家寻把木尺来。”

    “不妨事, 我这里有尺子。”说着, 姜晓取出一把红木拔镂折叠尺。

    尺子按照大历度量衡标准制作, 寸格分毫不差。

    这是姜晓临出门时,从木工坊顺出来的。

    陆珩除了下地劳作, 余下时间喜欢呆在在木工坊摆弄小玩意, 木工坊飞速升级后, 系统中规中矩地奖励了这把红木尺。

    整根红尺大气高贵, 以精巧的浅浮雕技法,多处刻有花角鹿、山楂树等瑞兽植物。

    看到姜晓递过来红木尺,常园户瞠目结舌一瞬后,赶忙伸手小心接过去。

    随后他命匠人们,好生使用红木尺测量行距,护好香椿树已长出的嫩芽,不得有丝毫闪失。

    “没想到小娘子对小茶园如此上心,用的尺子都是上品。”常园户不由称赞道。

    姜晓唇角微微勾起,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谬赞了,茶园种的茶既然要售卖,当然要做到最好。”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虽说财不外露更稳妥,但做生意更忌讳扣扣索索,尽显寒酸之气。

    田庄虽原有上等水源肥田、中等瘠薄田、下等无水高田共计五百亩,对于普通庄户人家来说,确实是笔大数目。

    可要是想形成产业规模,实在是不够看。

    在囤积到更多合适田地,招揽到更多可靠劳动力前,田庄打造品牌走精品发展路线,最是讨巧也更为实际。

    自然经济时代品牌内涵单一,依赖民众人际传播形成的口碑,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姜晓绝不放过可以提升口碑的机会!

    姜晓心里打着小算盘,视线却不自觉凝固在香椿树上。

    俗话说“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采摘下来的香椿,枝子嫩叶子脆香气足,最是美味有嚼头。

    枝繁叶茂的香椿树已抽出了嫩芽,幼嫩鲜亮的红色绿色褐色……在树冠上堆叠,散发着独特的诱人清香。

    这东西和香菜一样,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厌恶至极。

    姜晓就很喜欢吃香椿,香椿拌豆腐、土鸡蛋炒香椿、椒盐炸椿鱼……

    尤其是烫一锅油泼香椿辣子,红红的香椿辣子,盛半勺夹在刚蒸出锅的白面馒头里,那滋味简直绝了,一口气吃四个馍都不费劲。

    得到常园户“可少摘些”的示意后,姜晓从横放在地上的香椿树上,小心翼翼地薅了一篮子肥嫩的香椿芽。

    好想吃,挪不动脚步。

    “姜姐姐,我扣了些蚂蚱,小鸡仔可喜欢吃这个了。”木槿在劳作的工匠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